我国大麦品种改良的过程
497
切换pc版

    我国大麦品种的演变过程,从解放初算起至今,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⒈第一阶段(50年代)以当地农家品种为主,从众多农家品种中,评选出一批优良的农家品种推广种植。如西藏地区50年代中后期,引进筛选津浦青稞生产试种;四川甘孜州农家品种黑六棱青稞和理塘短芒白青稞。
     ⒉第二阶段(60年代)以当地农家良种和改良品种同时应用。改良品种是从农家良种系选出的一些良种和以农家品种为主进行杂交育种得到的。如浙江省农科院用萧山刺芒二棱×萧山夏黄组合选系为母本,矮白洋为父本育成米麦114;江苏大丰县1962年以尺八大麦为母本,萧山立夏黄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矮杆早熟品种立新1号等。
     ⒊第三阶段(70年代)以改良品种和引进品种同时应用,代替了农家品种。如浙江省农科院,1966年从日本引进了关东二条3号等品种,经过比较鉴定,选育而成的早熟3号品种,对提高大麦单产,增加总产,促进啤酒工业发展等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已成为南方冬大麦区的主要品种。
     ⒋第四阶段(80年代)在引进品种大面积推广的同时,大力发展选育品种。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