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病”是由于缺铜所引起的营养性缺乏症。仅发生在未断奶的羔羊,以1~2月龄羔羊为多发,供济失调,常于3~4日内死亡。年龄较大的病羔,病程较长,有的仍可存活,但后躯表现出共济失调和萎缩。病初先是后肢共济失调,呼吸和心率因运动而显著增加,随着病情发展,共济失调趋于严重,出现关节严重弯曲,球节着地,后躯摇摆,最后倒地,常因吃食困难饥饿而死。缺铜的羔羊还表现出骨骼疏松、易于折断、贫血和消瘦等。本病有明显的地方性,长期以采食芦苇为主的羊群,发病率高,一定要及时补铜。因为芦苇是低铜植物,据测定其铜的含量仅为 3.12ppm,而羊对铜的最低需要量在 SPpm以上。 补铜方法,可在妊娠母羊后期开始,以饮硫酸铜水方式补铜。每只母羊1次0.ZS克,每周2次,或将硫酸铜溶液酒在补加的饲草上,既方便又可靠,预防效果很好。 铜缺乏症的治疗方法也比较简单,治愈率很高。方法是口服硫酸铜,每只羊用量1.5克,可使症状迅速消失。为稳定治疗效果,防止复发,间隔1周再服用1次,将钴与铜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羔羊出生后每只口服35毫克硫酸铜,每周2次,能够有效地预防缺铜症的发生。 绵羊对铜特别敏感,如服用过量即会引起钢中毒,尤其当采食高铜低银饲草时,铜吸收迅速,更易中毒,应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