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
539
切换pc版

标题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

英文标题 Ames test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fermented Oolong tea

作者 陈济琛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郑永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林新坚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林戎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蔡海松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作者简介 陈济琛(1964-),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微生物与食用菌.林新坚,通讯作者:林新坚(1955-),男,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微生物与食用菌.

刊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发表年份 2004

发表卷号 33

发表刊期 3

发表页码 333-335

关键词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 乌龙茶 Ames 生化成分 感官审评

分类号 TS272.5+5

文摘 对用乌龙茶制成的乌龙型灵芝发酵茶进行Ames试验,以进一步测定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食品安全性,并与乌龙茶生化成分、感官审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对TA97、TA98、TA100和TA102 4株试验菌株无诱导致畸变作用.生化成分分析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水浸出物、粗蛋白、咖啡碱、多糖、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含量比乌龙茶高13%、21%、16%、78%、110%、131%和157%;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比乌龙茶低59%.感官评审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品质特征明显优于乌龙茶.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0Z060).

数据库名称 数字化期刊论文文摘数据库

提供单位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内容

本文引用的论文:

[1]林志彬.灵芝的现代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48-175.

[2]林新坚,郑力,陈济琛,等.灵芝发酵茶研制初报[J].食用菌,2000,22(5):41-41.

[3]林新坚,吴胜,郑力,等.灵芝生物工程发酵茶的LD50测定和微核试验[J].中国食用菌,2001,20(3):28.

[4]林新坚,郑永标,陈济琛,等.灵芝发酵茶提取液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2,9(3):18-21.

[5]GB 15193.1-19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S].

[6]GB 7649-1987,氨基酸测定方法[S].

[7]MCD-YJ-002-2001,食品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通则[Z].

[8]GB/T 6432-1994,粗蛋白测定方法[S].

[9]GB 8305-1987,水浸出物测定方法[S].

[10]GB 8312-1987,咖啡碱测定方法[S].

[11]GB 8313-1987,茶多酚测定方法[S].

[12]邵宛芳,张耀新,王付仙.闽台乌龙茶品质特点的初步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3,(1):34-36.

[13]汪兴平,周志,莫开菊,等.茶叶有效成分复合分离提取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6):131-136.

[14]杨伟丽,肖文军,邓克尼.加工工艺对不同茶类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7(5):384-386.

[15]蒋滢.氨基酸的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66-134.

[16]李兆兰,郑涛.灵芝菌丝体和发酵液有效成分及含量分析[J].中草药,1994,25(1):17-19.

[17]刘乾刚,林智,蔡建明.乌龙茶制造与品质形成的化学机理[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3):346-351.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