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杖头木偶戏
761
切换pc版
洋县杖头木偶戏   洋县杖头木偶戏是以汉调桄桄和秦腔为唱腔、以杖头木偶进行表演的汉族戏曲剧种,它分布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一带城乡,是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洋县杖头木偶戏是以演员操纵木偶人物表演各种动作、以演员唱奏的地方梆子戏,诞生于元末明初,至1573年—1620年(明万历年间)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已具备完整的表演体系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清乾隆时被称为“陕西南路梆子”。晚清两代,洋县境内共有木偶戏班10多个,筑有可供木偶戏演唱的戏楼120多座,木偶戏班除在洋县演出外,还应邀赴汉中、城固、西乡、佛坪等地演出。明末李自成起义,张献忠的农民义军就备有随军演出的木偶戏班,木偶桄桄戏班传遍了汉水流域、长江南北,甚至传到了西南边陲。1931年(民国20年)达到了鼎盛。其时洋县境内有杖头木偶桄桄戏班(社)38个。民国20年之后由于自然灾害,木偶戏的演出受到一定影响。全国解放后,木偶桄桄戏日渐衰落,开始步入曲折发展期。1958年,洋县桄桄木偶剧团成立。次年8月,老艺人李艺才、周艺寿在陕西省木偶剧调演大会上分别获演出二等奖、三等奖。0中木偶剧团被解散。此后桄桄木偶戏走进民间演出。

  洋县杖头木偶戏从唱腔上可分汉调桄桄木偶戏和秦腔木偶戏。洋县历史上为汉调桄桄木偶戏,全国解放以后直至今日,以汉调桄木偶和秦腔木偶兼而有之,在汉族民间则以秦腔木偶为主。

  洋县杖头木偶戏行头为明代戏剧人物行头,木偶人物之寇分为轻帽、硬帽;衣服分有外衣、内衣(连接杖杆用)。文场管弦乐器的板胡、二胡、胡胡(低音板胡)、京胡、三弦、海笛、笛子、锁呐;武场打击乐器有尖鼓、平鼓、堂鼓、战鼓、钩锣、饶钹、小锣、铰子、梆子、牙子、木鱼、摔摔、马锣、土钹、海锣、吊钗、喇叭头鼓等。传统剧目1000余个,已整理挖掘651本,曾上演有的300余本,久演不衰的剧目有30余本。如《李彦贵卖水》《竹子山》《搜杯》《唐玄宗醉酒》《观阵》、《三家店吊拷》《醉擒梁芳》等。打击乐曲牌简谱20余套,锁呐丝弦曲牌简谱120余首,木偶人物道具高约80公分。

  洋县杖头木偶戏从道具表演操纵形式上可分为暗杆木偶和明杆木偶。暗杆之杆杖裹入人物衣内,而明杆之部分杆杖露在木偶人物衣外。木偶道具结构由偶头、偶肩、偶杖杆三部分组成。偶头由纯木雕刻而成;偶肩是由松木、白杨等较为质软的木板制成;偶杖杆则又分为中杆和手杆,中杆为木质1米左右,杆径2公分,手杆约70公分,皆为竹质。成行组装时先将中杆穿越肩膀中孔然后插入偶头脖项之中,用细绳系头于中杆之上。再用内衣将肩膀与手杆连接,最后给木偶人物穿上外衣即可。

  洋县杖头木偶表演的绝活颇多,主要有:担水换肩、耍纱帽、武官脱帽、文官脱帽、脱衣服、耍梢子、耍靴子、吹胡子等,由桄桄艺人操纵,木偶戏剧人物完成,非常精妙逼真。

  洋县杖头木偶戏风格鲜明,唱腔刚柔并济,旋律浑厚简朴,视觉冲击力强,表演技艺精湛,绝活多样,展现出明显的原生态性,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是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洋县杖头木偶戏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