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自清代以来就有玉石、象牙和木器雕刻。全盛时期是1923-1928年,从业人员有一千多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杨浦地区民间石雕、木雕、微雕、剪纸等都有优秀的人才和不俗的成绩。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浦区职工书画工艺美术协会汇聚了一大批如黄征和、印新生、阚三喜、吴根华、董金富等雕刻艺术家,形成了一个雕刻创作艺术圈子,大批优秀作品在本市的展览会上不断涌现。
阚三喜,1949年生于上海,1996年上海纺织系统文化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特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和全国收藏委员会委员。阚三喜师从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弟子龚甲棣,业余刻苦学习雕刻,并得到过著名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的指点。
阚三喜的微型建筑作品,真瓦真木完全仿古,并采用中国传统木制工艺——榫眼结构,楼内的门窗均能开关。“规模恢宏、举世无双”的全景式巨型微雕《圆明园》及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被称为“艺术瑰宝”的《中华世纪明珠》等微型建筑作品,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收藏价值。
微型建筑制作技艺繁复,学习周期长、劳动投入大、经济收益低,后继乏人,已处于濒危状态。微型建筑制作技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