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灰鹅是贵州省地方优良品种,具有遗传性能稳定、觅食力强、生长快、育肥性能高、以草食为主、肉质鲜美细腻等特点,是发展草地畜牧业和无公害食品的优良鹅种。
产于贵州省平坝县,毗邻的清镇、安顺、长顺和贵阳花溪也有分布。
平坝灰鹅体型紧凑。头清秀。颈长,呈弓形。眼睑淡黄。喙和额瘤黑色,额顶有一宽窄不等的灰白色毛圈。颈背毛色灰褐。全身羽毛呈不同程度的灰色,腹羽两端灰白,中段银灰。背羽、尾羽和主翼羽、副翼羽灰色,边缘色浅,形似镶边。公鹅体长,喙长且宽,颈粗壮,胸宽大,胫粗长。母鹅清秀,体长而深,骨盆稍宽大。胫、蹼橘红色。
平坝灰鹅于明朝洪武年间引入饲养,当时称为雁鹅,县志里作为六畜之一。经过500多年繁衍进化,形成了现在这个品种。1981年该县做调查报告,定名为平坝灰鹅,平坝县地势平坦,水田大坝多,河流多,平坝灰鹅一直是全省产量最多的地方。
平坝灰鹅性成熟较晚。从第二年开始,产蛋量每年以20-25%的速度递增。,蛋壳乳白色。平坝灰鹅属大型鹅种,生长快,日增重70-90克。成年公鹅体重7.5-8.5千克,母鹅7-7.5千克;公鹅初生重130-134克,母鹅125-130克;30日龄公鹅体重2.3-2.6千克,母鹅2.13-2.38千克;60日龄公鹅体重4.8-5.54千克,母鹅4.68-5.16千克;70-90日龄上市未经育肥的公鹅平均体重6.08千克,母鹅5.54千克。平均肝重580克,最大肥肝可达900克。种公鹅性成熟期在190日龄以上,公母鹅配种比例1:5。种蛋受精率在75%以上,如在水深1米的水域交配,则种蛋受精率更高。受精蛋孵化率85%、母鹅的繁殖年限为5年。
平坝灰鹅地域保护范围为:白云镇、羊昌乡、夏云镇、安平办、鼓楼办、十字乡、齐伯乡、乐平镇、天龙镇9个乡(镇、街道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4′06″至106°59′24″,北纬26°15′18″至26°37′45″,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平坝灰鹅养殖规模为4.5万羽,产量225吨。
据《平坝县志》记载,平坝灰鹅是明洪武年间平坝卫凤阳籍屯军及其亲属带来传入,经600余年的风土驯化和选育而成。平坝灰鹅的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该县的马场、高峰、羊昌、白云、夏云、城关等乡镇,毗邻的清镇、花溪、长顺、西秀、织金等市县区也引入饲养。
据不完全统计,平坝县2008年出栏销售21.3万只灰鹅,2009年1月至今已出栏销售12.6万只灰鹅,主要销往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贵阳、安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