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传》演述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救母故事源于佛经,佛经在西晋时期传入中国。唐代中期,产生了说唱形式的《大目犍连冥间救母变文》。北宋时期,京都汴梁(即开封)出现了杂剧《行孝道目连救母》。到了明代,文人郑之珍将其括为100出的大戏《劝善记》。清代《目连传》已进入宫廷,康熙年间命名的《劝善金科》(张照集成)多达237出。至此,《目连传》由一个单折戏发展成能连演七天七晚的连台本戏(七本)。这是由民间艺人在长期的演出中,以丰富多彩的民间曲艺为佐料,加进饱蘸民俗民风的故事情节、武功杂技、表演绝活,形成以劝善行孝、积德载功为主题,会聚民间草台班社、家庭戏班和皇家戏班的各种表演特色,具有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艺术学等学科价值的剧目,是我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是积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祁剧目连戏以祁剧高腔《目连传》为核心剧目。祁剧高腔《目连传》是全国《目连传》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元末明初传入湘南,经与当地的宗教、风俗、语言、艺术相结合,而形成具有浓郁特色的祁剧目连戏演出体系。祁剧艺人称它是祁剧高腔的“戏祖”或“戏娘”。全剧共7大本,分为《目连前传》(共2本)和《目连正传》(共5本〉,每本演出8~10个小时,可连演七天七晚。其中,《目连前传》情节为《劝善记》,是祁剧艺人的创造。全剧共保留高腔原型曲牌200余支和许多大鼓戏打击乐曲牌子。剧情中有许多精彩绝伦、引人入胜的故事,表演中百戏杂陈,哑剧、曲艺、武功、杂耍、绝活等穿插接续,各尽其妙。许多大量外加的成分,还能独立成折子戏,民间称为“花目连”(意即添姿加彩、如花艳美)。
祁剧目连戏分布在祁剧流行地区。湖南省内主要布点于湘西南的衡阳、邵阳、零陵(今永州)、郴州、黔阳(今怀化)等5市近50个县境。
祁剧目连传演出特点也最突出,强烈的祭祀仪式、丰富的感情色彩、浓厚的乡土气息、写实的表现手法、多样的表演手段、灵活的舞台处理等等,均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1.高度的灵活性和极大的伸缩性。祁剧目连戏的故事主体是目连救母。但剧中掺入了许多与目连救母无关的表演片断。如《哑子背疯》《三匠争席》《僧背老翁》《尼姑下山》《和尚下山》《僧尼相调》《活捉王魁》《海氏悬梁》等,内容丰富,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2.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祁剧《目连传》里,许多地方都采取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手法来反映生活。如:分吃萝卜、打三朝、冲锣、回煞、烧拜香等,由演员和观众共演。如刘四娘生下傅罗卜后,按照当地风俗,要“打三朝”,班主请当地有声望的绅士夫妇充当傅罗卜的外公、外婆上台祝贺,公堂首事要事先备办婴儿衣帽鞋袜、围裙尿布和果品红蛋,装入抬盒,送上台去,还要给观众品评,并拿出部分给台上人吃……这种表演虽然显得原始,但有浓厚的地方民俗色彩和生活气息。
3.多样的表演形式与奇特的表现手法。《目连传》中百戏杂陈,民间技艺繁多。诸如武功、杂耍、魔术、特技、哑剧等,武功如《罗汉演武》中的“堆罗汉”,大、小罗汉表演许多武术套子。特技如“倒大树”“大上吊”“踩高脚”“打飞叉”“耍獠牙”“吐火彩”等等。杂耍如《五殿寻母》中的“两头忙”,一人扮作两人嬉戏殴斗。哑剧如《九殿不语》《鬼打贼》,整折戏没有一句台词,单凭几张字条或演员的形体动作,就演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还有变形表演,《请僧开路》中刘氏戴假面具掰开路神,押刘氏下台后抬棺绕场一周,预先埋伏的五鬼押刘氏狂奔上台,开路神去面具后即成刘氏阴魂等。
4.生动活泼的场面和无时空拘束的舞台。祁剧《目连传》扎根民间,演出场所有时是临时搭起的草台,有时是固定的万年台,都是三面敞开,面向观众。这种舞台可以任意扩展和延伸,可以从台上演到台下,演到街镇村野。如《元旦上寿》,刘贾带着夫人、儿子抬着礼盒,放着鞭炮,走上舞台给傅员外及姐姐拜年;《追荐亡灵》,益利受命从台上下来去经堂请和尚念经,和尚引僧众上台真做法事;《雷打拐子》,雷公电母追打两个拐子,拐子要在观众中奔跑,并可随意攫取摊贩上的任何物品;《罗卜化缘》,刘四娘死后,傅罗卜为超度母亲,要化缘求助去西天取经,他身着袈裟下台,走至小镇村野,逢人下拜,上门求施舍……这种把演出和生活紧贴在一起的舞台处理,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祁剧目连传的唱腔属于曲牌体。弋阳腔传入祁阳后,被当地艺人所接受。具有“改调歌之”传统的弋阳腔,吸收当地民歌和民间音乐的养料,经长期衍变,便形成祁剧高腔。同时,在弋阳腔处于演唱《目连传》时,佛、道两教争相演唱,因此接受了佛、道两教的影响,佛家音乐元素和道家音乐元素都被融入高腔音乐之中。至今,祁剧《目连传》唱腔中还保留了不少的佛曲,如《盂兰大会》折中的“佛赞”“香赞”基本上就是佛曲。
祁剧《目连传》有曲牌214支,占祁剧高腔总计240支曲牌的80%以上。在214支曲牌中,源自唐、宋大曲曲名的曲牌共有10支,源自唐、宋名曲的曲牌为72支,源自诸宫调名的曲牌为15支,源自佛教有关的曲牌为9支,与元曲同名的曲牌6支,共计112支,占《目连传》全部曲牌的一半。还有一半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后人编创出来的,一部分是吸取元曲曲牌,其余的则源自各类民间歌曲、说唱、号子等曲调。因而它具有浓郁、古朴、原始的南国民歌风味。
祁剧高腔有“数板”和“滚唱”(祁剧称吊句子)两种形式。唱腔的拖腔以打击乐和人声伴唱,永河派由场面和后台人帮和、锣鼓帮腔;宝河派除人声帮和、锣鼓随腔外,还加用唢呐帮腔。
祁剧《目连传》的演出,其特殊的地方在于演出的场所和纸扎的舞台制品。演出场所有:戏台——临时搭建的草台或固定的万年台;经台——在戏台对面设立经堂,整个演出过程中,和尚要在经堂上诵念1;舞台——台上挂一幅“福禄寿”“三星图”,“出将”“入相”二门挂两块画有“求寿图”与“和合二仙”的门帘。演出时,根据需要设立“玉皇台”“莲花台”“阎王台”“点将台”“禅台”等。
祁剧《目连传》演出的传承谱系很是久远,能追溯到宋代,但文字记载不详。有文字记载的是从清咸丰二年(1852年)办的胜利班、洪字科开始,至1949年之前,已知祁剧有79个科班。
祁剧目连戏主要是通过活体传承的,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祁剧目连戏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艺人,他们创造的表演艺术和经验,通过以师带徒而得代代相传。
祁剧目连戏具有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山野气息,是一座雄伟壮丽的艺术殿堂,它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的手段新奇独特,在中国地方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在国际文化领域内也有重大影响。2006年,祁剧目连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