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船工号子
617
切换pc版
澧水船工号子   澧县位于湖南北部、洞庭湖的西缘。这里是湘西北重镇,有“九澧门户”之称,明清时代成为重要的商埠码头,是整个湘西北物资进出的集散中心。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的长途运输只能靠水路船运,澧县境内的澧水、涔水、道河沿岸的劳动人民大多以行船运货为生,船舶近千,桅杆林立,船工不足一万也有八千,每只大型木船的纤夫不少于二十人。在逆水行船拉纤的过程中,为了集中力量,振奋精神,统一步调,自然而然出现了一种由地方小调转化成的独特的劳动号子,这就是澧水船工号子。

  澧水船工号子以反映船工们苦难生活和劳动场面为主题,没有固定的唱本和唱词,也不需要专门从师,全凭先辈口授,代代相传。这些号子大多因时因地因人即兴而起,脱口而出,虽然比较通俗,但豪气冲天,充满了艺术魅力。其句式分七字、五字两种,一般是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气势磅礴,浑厚有力。另外,也有专门唱给船老板和旁观者听的号子,如“高山乌云即刻到,拉纤好比过天桥。泥烂路滑难行走,汗水雨水流成槽”,“风儿吹来河儿弯,情哥搭信要鞋穿”等等。由于地域不同,澧水船工号子可分为上河腔和下河腔两种。上河腔在石门以上、桑植以下的区间唱。由于这里山高水急,河面狭窄,滩头礁石较多,行船运货十分艰险,故船工号子高亢有力、节奏明快、衬词多于唱词、富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该类船号以摇橹数板为主。

  澧水船工号子原随商船的产生而形成,又随商船的发展而发展,随木板商船的消失而濒危。改革开放以来,交通事业突飞猛进,汽车、火车运输取代了澧水流域的水上运输,百分之九十的船民早已改行,另谋生路,船工拉纤已成陈迹。老一辈的船工也因年事已高,相继离世,在此情形下,曾经名扬中外的古老的澧水船工号子正濒临着失传的危险。澧水船工号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