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牌子锣鼓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黄州地域是按保、甲制划分的,每年的灯会,差不多每一个“甲”就有一条龙灯,有龙灯必有锣鼓班,以解放前为例,当时城区内就有七、八套锣鼓班,加上周边农村不下十五条龙灯,那么就有十几套锣鼓班。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灯会、闹元宵),黄州人舞起龙灯,吹打起“黄州点子”。黄州牌子锣鼓首先有“牌子”和“锣鼓经”,再就是吹鼓手。所谓“牌子”即是“词牌”,它有曲(谱)、有词(唱),它短小、灵活,就像一首首歌曲一样。“词”是古代带曲(谱)的,是能歌唱成供乐器演奏的。锣鼓经——由打击乐演奏,也叫“干打”,演奏的锣鼓经有“梅花提”、“锁槌”、“长槌”、“雁叠翅”等。
黄州牌子锣鼓的基本内容是由10人左右组成的民间吹打乐班和吹打的古代“曲牌”,包括由打击乐演奏的干点子(锣鼓经)。
目前已搜集的一本手抄的黄州民间音乐牌子锣鼓曲牌本、词和谱(工尺),吹打艺人称为“手抄本”,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里面有百余首曲牌。这本“手抄本”是黄州赤壁社区的健在的吹打音乐爱好都舒宪涛老先生精心保留至今,舒老今年80岁,身体健康,记忆力相当强,酷爱民间音乐和戏曲,他能打能唱,是青砖湖陈氏班的传人。另外,黄州青砖湖社区有一位现年92岁的吹打老人陈开正老先生,是目前黄州青砖湖四代东班健在的一位年长的传人和见证人。
“黄州点子”总结的经典曲牌为:《老大》、《三羌》、《泣颜回》、《五马》、《二畈》、《朝阳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