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梆
1074
切换pc版
怀梆   怀梆系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剧种,因起于旧怀庆府(今沁阳)一带,故名怀梆,俗称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班)戏、怀调,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加、焦作、新乡一带。其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原河内县居民多由1一带迁来,故海神戏保持着山西戏剧的表演形式,与河内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与山西中路梆子接近而又具有怀庆府一带特色的声腔剧种,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怀梆有三百多本传统戏,经常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反西京》、《古槐案》、《张春醉酒》、《老少换》、《红珠女》、《赶秦三》、《辕门斩子》、《九头案》、《桃花庵》、《凤仪亭》、《老征东》、《五女拜寿》等。这些传统剧目多无剧本,全以老艺人口授方式传承。

  无论是在音乐还是在表演艺术上,怀梆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属于板腔体,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押韵,结构基本规整。怀梆以方言吐字,唱腔慷慨激昂,根据剧情需要常出现高八度的“后嗓”音。其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非板五大类,伴奏乐器包括大弦、板胡、月琴、鼓板、大锣等。怀梆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表演粗犷奔放,擅演文武带打蟒靠架子戏。

  由于怀梆的艺术形式独特,因此加强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我国梆子声腔剧种体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史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形势下,怀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出现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严重现象,整个剧种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需要从速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怀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