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棚山歌”流行于万载的高村、茭湖、仙源、赤兴一带,它地方特色浓厚,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息息相关。从歌词角度来看,虽象民间口头文学,但每首山歌都有其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深刻地反映着广大劳苦大众的精神风貌。如“恋郎嗳恋做纸郎,做纸郎子有恋场,初一十五打牙祭,赛过几多财主人。”它不仅反映了纸棚工人的恋爱情感,而且还表现了纸棚工人的乐观情绪。“一月做纸是春社,保佑竹子满山发,保佑竹山多生笋,赚钱正等今年来。”它表现了纸棚工人祈盼来年风调雨顺,能赚钱养家糊口。同时,那“纸棚隔屋隔得近,棚下言语切莫听,亻雁早晨早起累到夜,黄柏树下苦弹琴”,“今日拉棚冇得料,定转拉棚聊几工,焙纸吾到纸骆在,赚钱吾等今年来。”它不仅反映纸棚工人困苦的生活境况,还揭露了纸棚工人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满。
“纸棚山歌”的音乐旋律优美流畅,音型、节奏特色分明,音乐主要以“6˙1˙2”为主音,音调、节奏与地方语言密切结合,听起来使人感到舒畅,易于上口流行。
由于历史的变迁,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曲意篡改利用,在有些“纸棚山歌”中,带有封建意识,沾染黄色、腐朽的基调或迷信色彩。为此,在传唱“纸棚山歌”时,应加以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这一来自低层群众的民间艺术重放异彩。
万载纸棚山歌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