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花炮制作技艺
688
切换pc版
万载花炮制作技艺   万载是全国五大花炮传统基地之一,万载花炮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清道光年间,万载花炮便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光绪年间,“男妇大小均藉此以资工作”。清末民初,全县花炮专业人员有3000人左右,从业人员达数万人,爆竹庄近千家,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县城及县城以西的株潭、黄茅一带。

  万载传统花炮生产所用的原料土纸、黑火药均为当地所产。其中土纸为滚筒之料,选用的是本县仙源、官元山、茭湖、赤兴等山区生产的表芯纸。与其他产地的土纸相比,万载产的表芯纸制作的花炮响声脆悦,响炮后纸皮炸得更碎。制作黑火药所需的1也是本地原料通过传统的技术制作出来的,产品结晶芽粗、白净,是上乘之品,制成的鞭炮响率高,无杂质,有香味。

  万载传统花炮生产过程有70多道工序,大致可归类为纸筒制作工序、火药(硝)制作、引线制作和成品制作等四大工序。

  纸筒制作工序,主要包括撑表芯纸、压平、修纸边、裁纸(包括开大和、开小和)、绑纸、沾水、搓筒;撑红皮纸、压平、裁纸(包括开大和、开小和)、制米粉浆糊、糊筒、打角、摔平、绑绳、腰筒;再摔平、刷水、修筒、齐头打墨、凿筒、晒筒(或焙筒)、清筒、封纸、开筒口等。火药(硝)制作工序,主要包括驳土墙、打碎、浸泡、过滤、加竹碱、熬硝、过滤、清除盐渣等杂质、再熬,起锅凝固、再熬,起锅凝固、打碎、再熬,熬干后翻炒,加硫磺、杉木炭搅匀、磨碎等。引线制作工序是将谷皮捣碎,与胶叶等在水槽中混和,淌水、引纸晒干、裁割、扎头、上硝、浆引、捆绑、切断。成品制作工序,主要是将瓷土加热焙干、过筛,纸筒顶部上瓷土、上硝、敲打、上黄土、摔实、喷水、凿实、钻眼、栽引(或称插引)、铡头、结鞭、包装等。

  制作花炮需要的器具主要有纸筒制作器具(短刀、长刀、擦凳、擦芯、焙锅、四方焙笼、麻绳、腰筒、木斗、木方、磨刀石、长凳、竹镰、木架、竹签、木盆、筅帚等)、黑1器具(锅、锅铲、盆、镰铲、石磨、漏斗、桶、舂碓、石臼、秤、撮斗、筛箩、勺、毛竹耙、硝竹筒、毛竹槽笕等)、花炮制作器具(筒口钎、木方、九齿铁钎、铁钻、钻板、锯齿铡刀、麻线、竹盘、搓凳、木尺、六角形土沓等)。

  这样制作出来的花炮外观结边整齐、板密、筒体脚齐,点燃后响声连贯、脆悦,响声好、响率高、有香味。花炮制品规格不一,主要可按“响数”、纸的长短、结鞭形式等进行划分。按“响数”分,有16响、20响、40响、100响、200响、500响、1000响、2000响、3000响、5000响、10000响和寸金等。按纸的长短划分,有3裁、4裁、9裁等规格。按结鞭形式划分,则有平边、立边(顿边)等规格。

  1951年,康乐镇成立工农花炮社,接着又在康乐、株潭、黄茅等乡镇组建花炮生产合作社,但产量并不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烟花新品种的引进和产品的出口,万载花炮产量逐年增加。1979年,万载“文明塔”牌花炮出口。20世纪80年代,部分工序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迈进,花炮生产进入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花炮企业有600多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湖北、广东等20多个省市和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20多个国家。

  万载花炮制作长期以来只能依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流传。制作艺人们分散在各花炮生产厂家,如潭埠万新花炮厂、昌荣出口烟花鞭炮厂、华泰花炮厂、荣兴花炮厂、金沙出口花炮厂等,每个厂家都有其生产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有黄万新、温水根、黄文华、徐观发、李冬生等。

  万载花炮生产在社会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与花炮有关的民俗活动举不胜举,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万载花炮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