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传统竹编工艺
708
切换pc版
泉州传统竹编工艺   泉州竹编技艺历史源远流长。泉州盛产竹材,为泉州竹编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资源。泉州著名艺术家李硕卿在泉州传统竹编的基础上,博取我国出土文物器皿的优秀传统造型特点,采用富有图案纹样的编织技法,他运用雀目、旋花和绞辫、平顺等编织技法,形成竹编立体编织花形,再配上染红、黑双层颜色加以磨光,突显不同明暗的编织花纹,成功发展为富有精巧雅致、庄重浑厚、新奇古趣艺术特色的竹编工艺美术品,被省级艺术部门珍藏,颇受海内外嘉宾高度赞赏和推崇。

  李硕卿 (1908~1993)  李硕卿(1908~1993年),字云田,祖籍惠安县涂寨镇下楼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在泉州出生。父亲种菜度日。李硕卿八九岁时就能临摹“七十二贤人”像,初中毕业后进溪亭美术专科师范学校学习。民国16年(1927年)秋,他考进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仅用一年功夫,完成三年学业。李硕卿从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惠安、南安、泉州、厦门等地中学和国立海疆学校任教。他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详细>>>

泉州传统竹编工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