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登瀛高跷
649
切换pc版
黄石登瀛高跷   黄石镇登瀛是莆田高跷的发源地,登瀛高跷可溯源至唐明皇的宫廷教坊歌舞,至今有千余年历史。宋元时期的大量人口迁入以及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促成了登瀛高跷的成熟,兴于明清,盛行于清末民初。登瀛高跷经历代传承人沿革,转化融合了莆仙戏曲舞蹈表演形式,以高超、惊险、幽默等独辟途径的舞蹈艺术而日臻完美,形成一套稀有的舞蹈表演形式。

  登瀛高跷舞蹈语汇丰富,所用的道具和表演形式独特,是莆田地区“高跷”舞技表演出现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广场民间舞蹈艺术。高跷(俗称柴戈)的道具是由两支上方下圆的木棍,中间加一横踏板而制成,其高度各不相同,一般从0.6M至2.8M不等。演员脚踏横板,高跷上部紧贴小腿外则,用红色布带把高跷和小腿及脚板绑紧即可以表演。高跷舞技表演难度根据每个人的年龄体质以及掌握技巧的熟练情况而定,从步法上有单足跳、大跨步跳、金鸡独立等,从身法上有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各45度以上的姿式,还有骑肩人,器械武打的单练、对打等许多高难度动作,还有模似动物、水族和莆仙戏传统科介中的夸张造型。高跷的表演内容多彩多姿,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和不同项目的要求定表演节目,节目表演内容多以小戏剧、小品体现。

  高跷表演形式主要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份。前台为彩车锣鼓队,由鼓手1人、铜钹6人、铜锣2人,凸锣2人共12人组成,鼓乐节奏以莆田最原始的“操锣鼓”曲牌击奏,节奏循环更替。演出人员根据节目内容的需要而定,一般为20-30人之间,身着演出服装,按所定的节目程序随打击乐的节奏进行表演。早期高跷表演多与寺宫社庙的庙会、祭祀有关,而近期多为喜庆节日、项目开工,文艺赛事等活动进行表演。黄石登瀛高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