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
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
东路皮影戏是中国影戏的开山鼻祖,当地皮影艺人口中传说:“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以此表示在汉代就有了皮影。宋代高承《事物纪元影戏》中说:“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西安出土的唐代皮革刻花冠饰与今之皮影花纹镂雕极相似,虽不透明,但可见在皮革上刻制工艺已属成熟阶段。宋代皮影戏已有正名出自各种笔记杂抄之中,记述当时繁荣盛况。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逢节庆之日”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有咏灯影的诗写道“三尺绢生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元代皮影戏已流传很广,不只在民间,且已传入军队,且成为娱乐活动。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引瞿佑看灯影诗云:“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到了清代,皮影戏几乎传遍全国,但各地在影人和景片的制作就有了差异,唱腔上也各不相同,陕西东路皮影也先后有了多个唱腔,以碗碗腔最为常见和普及。特别是公元1748—1810年(乾隆嘉庆年间)的戏剧家李芳桂,为碗碗腔皮影著有传奇剧“十大本”之后,且在他的带头和影响下,一些落榜秀才和举人相继为碗碗腔皮影也写了不少戏,这对碗碗腔皮影戏是一个大大的促进和发展。
从清至抗日战争爆发,东路皮影一直盛行不衰,极盛时有班社近百家,抗战后逐渐衰败。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皮影班社一度恢复到50多家。
1956年,东路皮影在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上荣获大奖,还代表陕西省参加了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戏曲界的专家1、1、张奚若、周扬、田汉等观看了演出,并给了好评。其后,东路皮影经常有班社被邀赴国外,前往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前苏联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南韩、日本等地演出、颇受国外观众的欢迎。
东路皮影的影调种类较多,剧目丰富。东路碗碗腔皮影戏,也叫时腔。最早形成于同朝(今大荔),从明至清逐步发展。清乾隆年间,各种唱板已基本齐备。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唱腔细致幽雅、婉转缠绵、清新柔腻、典雅通俗。音乐节奏复杂,节拍重音有其特殊规律,旋律进行起伏较大,七度、十一度大跳很多,但进行得自然,很有个性,表现喜怒哀乐情绪非常丰富。唱词典雅瑰丽,韵辙和谐,文句耐人寻味,有的唱词三、五、七句,由单句落板,这些都是东路碗碗腔皮影戏的特有唱法。东路碗碗腔皮影戏不仅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爱,知识分子也嗜好入迷。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在长期的流传演唱过程中,由于班社演唱的不同和地域的差异,故形成了虽是碗碗腔,但是在演唱过程中,但各有各的风格和特点,碗碗腔的浓郁,花脸戏吐字重,杀声如雷,震烈金石,生旦戏启口轻圆、柔情似水、转腔疾徐绵细,如清丝随风,上下起伏、一曲三折、荡气回肠、典雅飘逸、悠悠扬扬、重用拖音,以它丰富的曲牌演奏翻变遏低,表现出激越委婉的艺术特色。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传统的演出是乐队和整个演出属同一体。具体分工是“前声”是戏班的主演者,负责全部说唱,还要演奏月琴、堂鼓等。“上档”主拉二弦和兼执铙钹、唢呐等。“签手”负责全部人马活动及景物布置,有时兼帮腔,为皮影戏的重要角儿。“下档”也叫“板胡手”,主奏板胡,兼执唢呐、大号还要帮签及帮腔。“后槽”也叫“打后台”一人操作碗碗,梆子、铰子、大锣和马锣等。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的另一方面很重要特点在于演出中使用的皮影。皮影的刻制是极复杂的,其传统工序与所用的工具为:一选皮;二制皮,要用刮刀及木推板;三过稿,用刚针笔;四镂刻,各种刻刀;五敷彩,各种敷彩用具碟碗笔;六发汗慰平,用砖头蒙布;七缀结,用牛皮捻线及钢针笔刻骨眼,用牛皮线穿过骨眼,缀联起皮影各个部位即完成。用铁丝装上三根竹棍作为操杆即“签子”。
东路碗碗腔皮影戏的优秀剧目,如《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为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也成为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