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香蕉
1264
标签 :农产品品牌;南宁香蕉 切换pc版

南宁香蕉

      那龙矮杆香蕉,皮黄肉软,肉色黄白,香甜可口,且产量高,每穗达50至70斤。香牙蕉,肉质乳白,柔软甜滑,有特殊香味。( 南宁)

  南宁市香蕉种植历史悠久,各县(区)均有种植,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西乡塘区、江南区、隆安县、武鸣县等县(区),是广西香蕉三大主产区之一。那龙矮杆香蕉,皮黄肉软,肉色黄白,香甜可口,且产量高,每穗达50至70斤。香牙蕉,肉质乳白,柔软甜滑,有特殊香味。

  南宁市香蕉种植历史悠久,各县(区)均有种植,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西乡塘区、江南区、隆安县、武鸣县等县(区),是广西香蕉三大主产区之一。2008年南宁市香蕉面积30.81万亩,占全市水果栽培总面积的20.7%;产量32.43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43.9%;产值6.09亿元,占水果总产值的37.2%。可见,香蕉在南宁水果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全市超过三分之一的水果收入依赖于香蕉。目前,南宁市香蕉生产集约化的程度越来越大,企业化经营发展迅猛,出现了许多大面积连片规模种植的香蕉生产基地,占全市香蕉面积约40%。

  那龙矮杆香蕉,假茎高150——175厘米,茎中部围径46——56厘米或更粗。叶片长140——161厘米,宽65~78厘米,叶幅275——310厘米。果穗长50——56厘米,梳数9——12梳,果指数135——183只,果指长16.2——19.2厘米。株产11——20公斤,一般每667平方米(一亩)植150——180株,产量为2000——3000公斤。具有管理方便、抗风和抗病力强、品质优异的特点;缺点是果指较小,皮黄肉软,肉色黄白,香甜可口,且产量高,每穗达50至70斤,售价略低于中秆蕉。香牙蕉,肉质乳白,柔软甜滑,有特殊香味。

  南宁市所辖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和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等12个县(区),共102个乡镇24个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南宁香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种植历史

南宁香蕉栽培历史悠久,是香蕉起源地之一,南宁发展香蕉生产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中国香蕉秋季生产优势带,其成熟期与国内其他产区错开,果形、果色、品质俱佳。据历史记载,《南方草木状》(305年)、《齐民要术》(405~556年),《太平御览》(997~984)、《本草纲木》等,就有广西南宁香蕉栽培的 记载。明董传策戍守南宁时,曾写《咏蕉子》诗:“蕉子垂垂结阵黄,绿枝风扇迥凝乡,生憎膏腻甜于蜜,消得幽人在异乡。”南宁香蕉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南宁种植香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境内均可种植,长期以来,种植品种有大蕉又名牛角蕉(广西),西贡蕉(约在1932年自越南引入广西南宁),鸡蕉,普通矮把香蕉、大种矮把香蕉、高把香蕉等。
90年代以前,我市香蕉以邕宁县那龙乡矮把香蕉为主,那龙香蕉有100多年种植历史,那龙乡村民房前屋后均有种植香蕉的习惯。那龙乡香蕉植株矮,假茎高约200厘米,周长约70厘米,果穗长,单穗果重一般15公斤~25公斤,其果实弯曲,形以月牙,皮薄呈浅绿色,熟后肉色黄白,那龙香蕉以其抗逆性强、风味香甜软滑而久负盛名。 
90年代以来,我市逐步引进种植果实大、外观好、耐贮藏、品质好的威廉斯、巴西蕉、台湾8号、广东1号等国内外优良香蕉品种,并选育出了桂蕉1号、6号,金粉1号等适合当地种植的优新品种,全市香蕉生产得到迅猛发展。

产地环境

气候
南宁位于广西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座落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内,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暖,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21.6℃,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冬季中的1月温度最低,平均温度12.8℃,夏季中的7、8月最热,平均温度28.2℃。南宁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热量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达每平方厘米111.9千卡。年平均气温21. 6℃≥10℃活动积温7329℃,年平均霜日只4.3天,无霜期长达334天,有些年份全年无霜,植物可以终年生长,四季皆可农耕。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南宁一年四季 花果飘香,物产更是丰富。
土壤
南宁市的土壤类型有赤红壤、水稻土、菜园土、冲积土、紫色土、石灰土、沼泽土7个土类,18个亚类,63个土属,126个土种。普查面积共1264481亩,其中赤红壤占55.9%,是南宁地带性的代表土类。整个土体呈红色或棕红色,强酸性反应,pH4.5-5.5;土壤有机质含量2%一3%,土壤胶体部分硅铝率在1.5-1.8之间;土壤代换量低,盐基高度不饱和,代换性酸的组成以活性铝为主,缺磷、钾。满足香蕉根系生长发育所需,为香蕉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份,产出的香蕉品质独特,果形、果色俱佳。 
地形
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这个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北为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西大明山东部山地)。形成了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盆地中央成为各河流集中地点,右江从西北来,左江从西南来,良凤江从南来,心圩江从北来,组成向心水系。盆地的中部,即左、右江汇口处,南北两边丘陵靠近河岸,形成一天然的界线,把长形河谷、盆地分割成两个小盆地,一是以南宁市区为中心的邕江河谷盆地;二是以坛洛镇为中心的侵蚀――溶蚀盆地。 

产品品质特色

“南宁香蕉”的生产过程由农业部门按照市场要求严把质量关,明文规定“现蕾后拒绝使用任何生长调节剂处理蕉果,上市前2个月内禁止使用任何农药”等,确保香蕉的高品质。
南宁香蕉外在感官特征:

桂蕉系列(1、6号),果梳大型,蕉梳整齐;果形美观,果指长,弯曲;果皮金黄色,光滑;果肉乳白色至乳黄色,软糯、甜,香味浓,无种子。
金粉1号,果梳中等,蕉梳整齐,果形美,果指中等、微弯;果皮黄色,皮光滑,果粉多,果肉乳白色,粉糯,清甜,无种子。
鸡蕉,果梳小型,蕉梳整齐,果形似小鸡,果指短、直、侧弯;果皮深黄色,有果粉,皮光滑;果肉乳黄色,软滑细腻,味香甜,略带微酸,无种子。
皇帝蕉,果梳小型,梳型整齐,果形美,果指短小、微弯;果皮金黄色,皮光滑,皮薄易碎裂;果肉黄色,软滑细腻,味香甜,无种子。
红香蕉,果梳大型,梳型较整齐,果形美,果指长,肥大,果指直或微弯;果皮深红至紫红色,皮光滑;果肉乳黄色,果肉软滑,味甜,无种子。

产量产值

2008年,南宁市香蕉面积达 32万亩,占全市水果栽培总面积的24.3%;产量32.7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43.8%;产值7.18亿元,占水果总产值的41.70%。
2009年,在南宁市,公司和种植大户控制的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全市香蕉种植面积的 35.7%。 
2012年,香蕉面积 60.09万亩,产量111.02万吨,是自治区最大的香蕉产区。香蕉种植主要分布在西乡塘区、武鸣县、隆安县等县(区),西乡塘区坛洛镇为“中国香蕉之乡”,隆安县为自治区香蕉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2013年全市香蕉面积64.23万亩,产量121.62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区的48.29%,49.10%,均居全区之首,一举跃居成为广西香蕉第一大产区,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2014年,全市香蕉面积近75.88万亩,产量129.36万吨,产值26亿元,香蕉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名列广西和全国地级市第一。
2015年全市香蕉种植面积84.21万亩,受暖冬气候影响,与往年同等管理水平相比,更适宜香蕉生长,香蕉单株的有效梳数明显增加,全年产量152.11万吨,产值28亿元。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