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仙信仰形成于唐代;明时,福建马仙信仰达鼎盛时期;到清朝,马仙信俗更趋发展;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改革开放后,马仙信众重新活跃,各地重建、新建了不少马仙庙。每年历时近20天的马仙迎送巡游仪俗,是闽东乃至浙南规模最大、最为隆重、最有影响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百千万人怀着谦卑与神圣之心,和神灵一起尽情狂欢。其中,柘荣县民众对马仙的信仰最盛。每年农历的七月,相传为马仙神诞之期,柘荣城关及城郊邻近十三境的群众都按例举行规模盛大的“迎仙”仪式。
马仙信仰在千年的承传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仙民俗文化,最主要的就是马仙迎送巡游仪俗,具有包容性,它通过道教科仪、民间音乐、戏曲舞蹈、传统武术、民间曲艺、民间灯会等文艺形式,展示“孝”文化、“境”文化、“灯”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融合,表达民众迎圣祈福求雨保平安和五谷丰登的愿望,具有很强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社区村落、种族群体和宗族内部产生了聚合作用,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马仙信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