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泉湖
801
切换pc版
  蒙泉湖始建于1974年,是石门最大的中型水库,秀丽的风光和离奇的传说故事增添了她更多的神秘色彩,近年来,她被更多的人们所熟悉,犹如一个刚出闺门的少女充满着迷人的0。相传北宋诗人、书画家黄庭坚官贬广西宜山,路过此地,投宿花山寺,见花山寺下龙潭泉水清澈,风景怡人,欣然命笔书“蒙泉”二字,当地乡绅敬黄公书法之神奇,后建培阁,内树“蒙泉”二字石碑,后来就移为了乡名。

  蒙泉湖的杜鹃花打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兴,有诗云:天遣蒙泉落千峰,地放杜鹃燃一湖。如果是在春季,满山杜鹃染红了半个湖,整座山就像火一样燃烧起来,当杜鹃花瓣凋落在湖中,游鱼会跑过来吞食,有些鱼儿因贪食就会醉死,翻着白肚皮漂在水面上,“杜鹃醉鱼”的奇景可让您一饱眼福了。

  蒙泉湖风景区属武陵源风景区的一部分,区内有南武当、“九宫十八寨”、闻名遐迩的“蒙泉”石碑、著名道观观国山、苟瑞仙石棺、赤霞洞,“飞来臼”、“懒游窝”、“仙灵泉”等名胜,平西王吴三桂在此留下了足迹,清朝才子阎镇珩出于此,蒙泉可谓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好地方。

  蒙泉源四面山青林密,头上群鸟飞翔,水中鱼儿追逐,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若舟登岸,往西南方向可登上有400年历史的云南古寨,往西北方向经三王峪,到五雷山庙,往北可登著名道观观国山,在那,您可会有“四面湖山归眼底”的感觉。

               梭金山

  蒙泉湖边的梭金山,虽极为普通,但他却流传着一个动听的故事呢。

  唐朝的时候,梭金山上有座庙,庙里有对金狗,这对金狗可非同一般,它们拉的屎都可以变成金子,不过是要拉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才是,有户人家拾菌子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块宝地,后来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财主。发现这块宝地的老人没有对别人提到这块地方,当他死后,儿子亲人都争相知道这块宝地在哪,只好找到一个阴阳先生,阴阳先生带着徒弟在梭金山走个遍,

  徒弟问:“师父,哪里是真穴位?”

  师父说:“明天你看见我的包袱在哪,哪里就是真穴位。”

  这话刚好被财主家人听见了。

  第二天,当阴阳先生正式点穴时,把罗盘搁在包袱里面放在一处地方,再将葬坟的地方定在了另一个地方,财主家人硬是不依,一定要将坟葬在放包袱的地方,阴阳先生知道昨晚的事肯定被偷听到了,只好说:“如果埋在这里,你们必须依我三件事。第一、要在此发现马骑人;第二、要在此地发现鱼上树;第三、要在此地发现人戴铁帽子。”果然不一会,发现一个背木马的人;再过一会,发现一个人提着一条鱼,见很多人打水井,就把鱼儿挂在树上,自己看热闹去了;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顶着铁锅路过。三个现象不正是马骑人、鱼上树、戴帽吗?

  阴阳先生知道这是天意,要财主家人把他扶进屋再下葬,老科教片下了殡后,阴阳先生就眼瞎了,而财主家人天天都能捡到金子,把阴阳先生的恩情给忘了,阴阳先生过着贫困的日子,于是作了一首诗:观国高,梭金低,花山寺,正在龙窝里,有人修得渡金桥,子子孙孙穿龙袍。

  这诗传到了财主家人的耳里,信以为真,心里琢磨着这富是有了,就是没有贵,修了渡金桥后,子孙可以做皇帝,那就富贵两全啦。财主家人赶紧请人修桥,因为财主家姓梅,桥名定为梅公桥。梅公桥修好后,金狗从渡金桥上逃走了。从此梭金山上再也捡不到金子了。

             阎镇珩故居

  阎镇珩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八(1846年),蒙泉镇人(原夏家巷),字秀蓉,号嵩阳,晚年致力筹建北岳书社,又号北岳。家境贫寒,8岁丧父,由祖母抚育,无力就读,但他天资聪颖,读书非常用功,由于家住在大山里,买书非常不方便,一次听说同村有一个老头,家中藏有一本《史记》,便赶忙到他家去借,但老头爱书如命,阎镇珩说尽各种好话也无法借到书。后想出一个借书的主意:每天砍一捆柴送到老头家里,还说,您老人家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从今以后砍柴的活儿就交给我吧!这样日复一日,老头终于被感动了,主动将《史记》借给了他,但不准他把书拿出房门,阎镇珩非常高兴,每天先砍柴关柴,再带上纸笔墨砚赶到老头家借书看,天天如此,不到一年时间,他把那本五寸厚的《史记》背得滚瓜烂熟,大部分的章节都能一字不漏的背下来。

  阎镇珩十七岁(1863年)参加县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了秀才,但他不求虚名,深入钻研诸子百家精髓,自此丢下了科举必修科目。

  阎镇珩才华横溢,与翰林学士杨彝珍的女儿永结百年之好,杨彝珍博学多才,在京师常与学术名流梅曾亮、曾国藩、郭权焘、吴敏树等控究古文义法,著有《杨彝珍文集》,收阎镇珩为得意门生后,还请他为自己批改此书,阎镇珩读到杨的大批藏书后,知识倍增,更加领悟程、朱义理精微,关于阎镇珩娶妻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呢:

  一次,阎镇珩去常德府一家书馆买史书,他站在书架边,每拿一本书都看得津津有味,痴迷的得很,每天看到太阳落山才出来,第二天又是如此,一连看了三天后,书馆的家人就感到奇怪问: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怪呢,光看却不买?阎镇珩回答说:“这书我看过一遍后就能背下来,何必买下它呢?”,书馆家人听了自然不相信,便告诉了书馆老板杨彝珍,杨决定把他叫到书房当面问问。当杨看到阎镇珩穿一件黑衣衫、兰马褂儿还加一脸的麻子,怪不象上样子,打心眼里不相信他。杨从书架上揪出一本《史记》,要阎镇珩背出一篇文章,背完后,杨惊喜得不得了,就以尧帝将女儿嫁给舜帝的故事为题目,叫阎镇珩作一篇文章,C晓得了他的用意,一夜就作了九篇篇篇非常好的文章,杨看后当面就把他的一个漂亮乖致的丫头许配给了阎镇珩,婚后阎镇珩在他家读书,还请他批改自己写的《杨彝珍文集》。

  阎镇珩对仕途毫不感兴趣,但对学术探讨孜孜以求,同治十二年(1873年)湖南选拔“优贡”,巡抚王文韶早闻阎才华出众,约其相见,阎拒绝前往,巡抚又亲函相约,仍推辞不去,学使顾芷菁以阎“博古通今,孤介绝俗”,特向朝廷推荐,诏书准以训导候选,阎广交学术名流,曾东下苏、浙,北上燕、赵。讨论唐、宋学术渊源,历代政治沿革及其治乱得失,执意不与一般官吏往来。阎镇珩常说:“当今的官吏,好比蛀虫。当今的社会,也同我的脸一样,一塌糊涂!”(因为在他脸上因串天花留下斑点)

  他嫉恶如仇,民间至今还流传着《阎镇珩修书》的故事:

  百多年前,将军山上经常有强人出没,抢劫过往客商,闹得行人人心惶惶不敢过身,这些土匪在山上见没人送货上门了,就下山到老百姓家里抢米粮、抢牛羊、抢女人,有些人胆小天不黑就要关上大门,甚至拖儿带女搬往外地。

  这时,阎镇珩恰好从外地回来在家里著《六典通考》,当有人向他反映这件事后,他问:“你们向县府报告没有?”,来人说:“已报告多次,不知怎么的,还是鱼不跳,水不动,至今没发来一兵一卒。”

  “那还了得!” 阎镇珩拍案大怒,“我修书一封,你们马上派人送去。”县官一看,信上只四句话,一十六个字:“县府派兵,速捉匪盗,如若不速,后果不妙。”,后面的署名便是阎镇珩三字,知是一代学术名流,不敢得罪,当即发兵剿灭了将军山的土匪。土匪剿灭后,县官还亲自坐着轿子去拜-会了阎镇珩。

  阎镇珩久闻瑞安太仆孙衣言、德清编修喻荫甫的盛名,又慕浙一带的山水之胜,学士瞿鸿玑任浙江提学使后,筵请阎镇珩校阅试卷,他应聘前往,因文字繁琐,任职期间患了眼疾,辞职回乡。后应慈利孝廉康吉人之聘,执教渔浦学院,四年后回石门,任天门书院主讲,慈石一带学风高涨。

  阎镇珩写过三本书《泰中杂泳》《关游日记》和著有二百卷共达220余万字的《六典通考》,前两本书是在拜访陕西三原贺瑞麟的旅途中,饱览山川名胜及古代帝王遗迹后写成的。贺瑞麟提倡程朱义理学术研究,与阎镇珩的学术宗旨十分吻合,但阎镇珩前往拜访,贺正好外出,两人没有会面。

  《六典通考》是阎历经12年精心编著的一本成名著作,朝廷将此书收入“四库”,朝廷多次诏他担任国子监学衔、学术名流等职,他决意不前往赴任,1910年7月8日病逝。

  

  明清古战场遗址游

  蒙泉湖不仅仅风景迷人,而且有留存至今的明清古战场,古战场分布在蒙泉山寨内,蒙泉山寨属武陵山脉,可联接慈利,进入湘西、鄂,土地肥沃,石门县八大水系之一的道水就经过这里注入澧水的,山寨有潺潺清泉,树木参天,怪石林立,山洞奇特。1645年,吴三桂同李自成在这里打了一仗,驻扎了一段时间,这里从吴楚时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吴三桂认为只要控制长江以南,守住这个易守难攻的要塞,便可有生存的力量,古战场奇峰林立,现存有三桂峪、系马岩、云南寨、撑脚岩、吴公洞、将军山、跑马埂等。三桂峪是吴三桂部队的重要军事通道。吴三桂率领军队驻扎云南寨,数千匹马就拴在三桂峪,这个系马岩相传就是吴三桂的宝马所系的呢。

  云南寨是五雷山脉东端第一险关,因吴三桂受封云南而取名的,山寨的四面像刀削过的,非常险峻,有一座三层的天生石屋,沿栈道上去,必须要上两道石梯,经考证,这儿确实有人住过。这儿居高临下,上山寨的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长期守备的好处。在第二层的石壁上仍看见一行阴刻文字:“戊已石匠骆立丙辰”,而且还有墨文显示石匠于明末清初来过澧州。1678年左右,吴三桂与清王朝之师交战数年军情紧张,在此还强化了要寨建设。

              撑脚岩。

  鸣凤山是蒙泉鸣凤村的,因吴三桂发动叛乱之前在云南昆明鸣凤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到了蒙泉后,看到蒙泉山美水美及花容月貌的蒙泉女子,依然不改本性,且这座山形似于昆明的鸣凤山,随即把这座山也取名为“鸣凤山”。

  这跑马埂原来是两个低洼地,它是人工填土形成的,工程很大,可见这些跑马埂没有大批人马是难以完成的,经过吴军铁蹄的多年践踏,现在还是完好无损的。

  将军山是联结云南寨的纽带,站在将军山顶,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向东望,有富饶的蒙泉山区,澧州城也清晰可见,向西望,峡谷险地,山上有一个吴公洞,据说是吴三桂栖住的地方,有古籍支云:“吴公洞石室,可容数百人。”此洞四路相通,易守易撤,山上还曾驻扎过吴部一位姓谭的将军,因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在洞的顶坪建起了将军庙,现在亦可看得到呢。

  将军山原来是鸟的天堂,凤凰、孔雀、锦鸡……百鸟朝凤,非常热闹,将军山也是野兽的领地,老虎、熊、野猪……百兽开会,老虎为王。一天黄昏,突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东边天上一块黑云像箭一样飞奔而来,黑云来到将军山顶,突然化作一只只恶鹰,它们从上飞下,拼命啄杀鸟兽,只见鸟儿毛满天飞、野兽四处乱窜,横尸遍野,惨不忍睹。危难之时,一条青龙从天而降,白光一闪,眨眼间,青龙变成了一位身着盔甲手持利剑的将军,将军冲入鹰群,左砍右杀,恶鹰死的死,逃的逃,将军因过度疲劳跌倒在山坡上,死去了。他死后,尸体化成了一块巨石,就像他生前的样子,将军山被后人就这么叫开了。原来,这个将军是主管天下太平的太平将军。

  在蒙泉还盛传着一则灵蛇庇佑吴三桂的传说。

  当年,吴三桂被清军追杀到了蒙泉花薮坪,吴走投无路,见东边有一株大古樟,正准备往洞里钻,只见洞内盘着一条大蛇,吴三桂吓得魂不附体,但如果这个时候出去已是死路一条,不如在洞中将就一下,他对蛇说:“畜牲畜牲,我横竖都是死,在生姓佘,死后姓吴,你让我躲一下。”蛇头向上伸后没有伤害他,吴三桂进了洞,等清军靠拢樟树,用木棒朝洞里一挥,忽见一条大蛇窜出吐出一串烟雾,清军大叫,拔腿就跑,吴三桂避开了杀身之祸。1678年,吴三桂在花薮留下了一个儿子,自带兵马在衡州(今衡阳)称帝国号大同,年号昭武,同年秋病死,而他留在花薮的儿子此后隐居下来,死后埋在花薮的界溪,现坟地墓碑尚存,成为花薮地区吴、佘的先祖。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