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山青水绿,每两条山岭间就有一条溪流,人称“九十九溪”。这些溪流汇成黑湾河、马槽河等11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奔腾而下,沿途多急流险滩,跌水瀑布。发源于西部、北部的河流为乌江水系,梵净山即是这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梵净山不仅风光秀丽,还是佛教胜地,“梵净”二字,即含佛家超凡脱俗之意。自明万历年间开始,建梵刹庙宇,凿朝山便道,成为与峨嵋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遥遥相对应的佛教名山。现在保护区内,保留着众多的寺庙遗址,生长着多种古老的珍稀树木,栖息着黔金丝猴等珍禽异兽。
梵净山保存了距今7000万年至200万年前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及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较完整的原始生态系统区。
梵净山由于地质年代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境内群峰高耸,溪流潺潺,飞瀑宣泄,呈现奇秀景观。
梵净山地区佛教历史源远流长,距今1千多年前唐代时期周边已有寺庙和简单的佛教活动。到明万历初年(1573年)佛教活动空前繁荣。梵净山又是全国著名的弥勒道场与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地藏王道场九华山、观音道场普陀山等同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和道场。
梵净山区域有着众多的历史遗址和文物。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更为梵净山的旅游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金顶是山顶一座孤立突兀的石峰,净高达94米,顶部常年云雾缭绕,紫气升腾,每当日破云霞,彩云绚丽,山顶金黄一片,蔚为壮观,故称红云金顶。
镇国寺又名下荣殿,位于明初,后多次重修垮塌无存。1992年建并佛教开光,殿内供有释迦佛和西域迎来的玉观音,前来朝拜的人们接踵摩肩。
一方岩石毅力崖边,高10余米,顶上一斗状石堆放在一根较细的石柱上,上大下小,形如蘑菇,因此得名。此石大有一触即倾之势,奇险异常,然而它却顶立地,稳稳站立若干万年。
蘑菇石是梵净山的精魂,是梵净山的象征。位于山顶部,整个山体层层叠叠,堆砌有序,势如卷帙浩繁的古代典册齐天堆放,气势巍峨,故称“万卷书”。传说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返回时,所乘白马穿云破雾,前踢触及梵净山,从马上落下一叠佛经化石而成。
金刀峡位于金顶正中处、深约90米,最狭窄处不足1米,仅能一人通过,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传说那是释迦佛和弥勒佛争金顶修道,玉皇大帝公平裁决,用金刀劈破故而得名。信奉的人们依据传说于左建释迦殿,右建弥勒殿。
太子石是一个奇特的景点,相传皇帝妃子九皇娘到梵净山修行,小太子见不到母亲,悄悄溜出皇宫历经艰难s险阻终于来到梵净山脚牛尾河边,太子仰望金顶,声声呼喊母亲,撕裂人心,催人泪下……
由西线印江方向上梵净山途径此峡,距金顶有2500米,峡宽仅容一人通过,峡口涧深万仞,目不见底,是一绝险之地,是观赏梵净山各美景的好地方。
梵净山生态环境良好,溪流遍布,人称“九十九溪”。溪水清澈,至上奔腾而下,多激流险滩,跌水瀑布。是游山戏水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