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略说:“有这种事?那我今晚与他聊聊,试探试探他是什么人。”
当晚,志略与惠能-相坐。志略说:“听姑母-,客官乃是个大知识者,上晓天文下晓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今日有辛,请客官赐教。”
六祖说:“不敢不敢,贫客路过打搅主人,实已为难,何能过奖?”
刘说:“同桌如同胞,客官不用过谦。小弟知识浅薄,能得大知识指教,实是难逢。请客官讲讲儒释两家到底有相通否?”
祖说:“有通,有不通。”
刘说:“何为有通?”
祖答:“稍举几例。儒论中庸,佛讲离执,都是要大家做事也好,思虑也好,不要偏左偏右,去两边,执中道,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无不过,也无不及。儒谓五常,佛持五戒。以仁者不杀生,义者不-,礼者不邪淫,智者不饮酒,信者不妄语。儒论忠孝,佛论慈悲。通者,多也。”
刘问:“何为不通?”
祖答:“儒拾果,佛栽树。”
刘说:“实不解,请-。”
祖解说:“凡人尝果,不进口,不知其味;不下肚,不知其性。佛家栽树,定植利根。果为后,树为先果为末,树为本。善根必结善果,恶根必结恶果。前因后果,如是殊途。故此,佛不种恶因,自然不会自吞恶果。”
刘志略听后十分感悟,遍告村中父老。时曹武侯玄孙曹叔良等村民速将宝林寺修理清扫,要拥这位客官进驻寺庙,为村人造化。
15年后,惠能出广州光孝寺,被主持和尚印宗法师厚礼,携千余僧众送六祖归曹溪宝林寺。在重建寺院时,六祖在卓锡泉(即九龙泉)右边专门建一庵供无尽藏师姑居住。后经历代僧人重修扩建,今天已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女众修持院。除建有富丽堂皇的佛殿外,还有能住上百尼姑的两排楼房以及斋堂、客堂、功德堂等等。正门上挂着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的“古无尽庵”匾额。大殿后墙嵌有一块刻着无尽藏画像的石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