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方山因山形斗方而得名,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且诸峰罗列,气势雄伟,山中四千亩林木郁郁葱葱,花草斗艳,四季0,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山南侧,奇石林立,千姿百态,因形状物,
如生,更有洞府遍布,历来为游人所神往。山东侧的“舍利宝塔”建于北宋时期,红沙石质,单件各幅,行如立鼓,小巧玲珑,被载入《中国宝塔名胜大辞典》。斗方寺古殿为一色的花岗石建筑,石梁、石竹、石墩、石架、石墙贯斗,上刻蟠龙花纹,工精形肖,势态宏伟壮观,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山中还有摹岩刻字十多处,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文上百篇,传奇故事数百个,潜在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斗方禅寺,占地面积150亩,设施完整,功能齐全,初具大寺院规模。1998
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了寺名,古刹为之增色。斗方禅寺历史悠久,史考建于公元776年,有大唐无着禅师实始开建,后经历了各朝风雨,时有兴衰,故曾更名为崇果禅院,降龙祖师庙、斗方禅寺、崇归寺等。旧志记载,元代曾遭兵毁,明洪武年间重建,后来又于清朝隆庆、康熙、乾隆、道光时期不断修葺,殿堂金碧辉煌,遍布山中,历代于寺中悟道的大师也不乏其人,宋有佛印禅师、维庆法师、明代心节大师,清朝松峰和尚曾驻锡讲经,声名远播,弟子望风而拜,可谓盛极一时。时至20世纪中叶,毁于战乱,仅存三座古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斗方禅寺经浠水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当代高僧释本焕大和尚出任斗方禅寺方丈,其高徒印静法师率海内外弟子筹集资金2000万元进行修复,古寺才开始勃发生机,在短时期内建成了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客堂、斋堂、云水堂、钟鼓楼、东坡楼、牌楼、山门、僧察净舍等基础设施,雕刻了佛像数百尊,新辟了水榭亭阁等观光景点数十处,还新修了进山公路,安装了高压输电线路,启动了自来水。新建金刚塔、禅堂、大悲殿、五百罗汉堂、佛教文化艺术馆列为二期工程,现在大部分工程已经动工,其他工程也尚在筹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