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园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寺院由灵宫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殿、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讲堂等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面积5,175平方米。祗园寺原是普通的寺庵,住持乏人,殿宇行将倾塌。后来经长老商议,请伏虎洞的隆山禅师来整顿,寺庵焕然一新,香火日渐兴盛。隆山禅师圆寂后,寺庵先经大根禅师重修,再经宽慈禅师扩建,加盖了大雄宝殿,使这座平凡的寺庵成为九华山规模最大的禅林。
祗园寺山门呈八字形,顶为三层重檐宝塔式建筑,半檐悬山顶,黄绿色琉璃筒瓦。入口为一拱门,门上有“祗园禅寺”匾额。全寺分前殿、中殿和后殿。前殿轴线和中、后殿轴线成45°交角,是罕见的不对称平面布局。前殿为三层单檐硬山顶,有哼哈二将及一尊手执长鞭的三眼灵官0神,两旁书“三眼遍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的对联。中殿为重檐歇山顶,黄墙拱门,供奉四大金刚塑像。后殿即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红墙,覆以金黄琉璃瓦,高大宏伟。殿中三座莲花座上,端坐三尊喷金大佛,均约高7米,为九华寺庙佛像之冠;两旁还有十八罗汉像,表情不同,神态各异。佛像后面有海岛绘彩壁雕,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生动活泼,艺术感染力强。这些陈设与巨大的香炉、烛台等佛具配合,使整座大殿更形庄严肃穆。
金钱铺地三步莲花:
祗园寺前有浮雕莲花甬道,由一百多块长方形石条铺砌而成。每块石条均有等距相同的浮雕图案三个:左右金钱古币滚圆,似两串金钱;中间一路方形图案,像一条斗方画图集锦条幅;三步一朵盛开的莲花,还有蜻蜓戏叶、蛙伏莲茎等图案,生动有趣。佛寺建筑多以莲花装饰表示对七宝莲池琉璃世界的憧憬,自可体会;但那满路的金钱铺地却使人们迷惑,难道真的菩萨也爱财?原来这里有一段故事:当年释迦牟尼所住的是园林精舍,佛在摩揭陀国说法时,舍卫国的但给孤独长者皈依了佛教,准备请释迦牟尼去他家乡说法,选择了最美好的园林建造精舍。当地惟有波斯匿王家的祗陀太子园林最佳,但要以黄金铺地为价,给孤独以重金买下。后来祗陀也信佛,就将园林献出,请释迦牟尼到此说法,于是这座园林以二人的名字冠名,称为“祗陀树给孤独园”,简称“祗园精舍”成为佛教圣地之一。祗园寺之名源于此传说,甬道以金钱铺地,不是佛爱钱财,而是象征了释迦牟尼的圣迹。
灵官0三教一家:
寺门内正中高约三米的玻璃龛内,供有灵官主像,因此寺门又称灵官殿。灵官本是道教神仙,如何跑到佛寺里来了呢?相传金地藏在九华山苦修,在赶走了0。灵官塑像为三只眼睛,手举钢鞭,威风凛凛,有“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之说。
金地藏在九华山开创佛寺时,佛教盛行,而道教也颇得势,岂有道教神仙为佛教看门之理?原来灵官塑像出现在九华山约是金、元以后的事。当时全真教的创立者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认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故道家神仙给佛家看门,并未引起过纠纷。这也反映了明清时,三教之间巳显现出相互融汇的趋向。
祗园寺景观特色:
整个建筑并非对称,而是曲曲折折。步入寺门是灵官殿,过一小庭院,一方形重檐殿堂是天王殿,从殿后小院上石阶十余步。便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殿内宝气凝聚,煜然炫灿。高约30米,莲花台上端坐着三尊十多米高的敷金大佛,两侧是十八罗汉,神态各异。三尊大佛背面,矗立着门米高的“海岛”佛像群,有一组彩塑的佛像故事,有“观音斗鳌鱼”等,造型生动。从大殿对面的回廊前进,有法堂、斋堂、方丈寮、衣钵寮、大寮、小寮,楼下有禅堂、新戒堂等殿堂。寺内有铜质大锅一口,名“千僧锅”。1933年开办“五百罗汉期”的授戒法会,就用它煮饭,供应千人的斋饭,由此可见祗园寺规模之大。殿宇层层叠叠,回旋曲折,结构精巧,气势磅礴。佛像和千僧灶等文物保存完好。
祗园寺东侧是藏经楼、上客堂。藏经楼内珍藏稀珍经书。其中《龙藏》,全称《乾隆版大藏经》,又名《清藏》,完成于清高宗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是清代唯一的官刻汉文大藏经,全藏共收经1669部,7168卷。
1986年9月,祗园寺恢复十方丛林,实行选贤制,释仁德为首任方丈。仁德还是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九华山佛学院院长。祗园寺是九华山唯一一座宫殿式庙宇。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该寺院虽按山门,天王殿(即弥勒殿),大殿,其它配殿的传统格式来布局,但在手法上曲折多变。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寺院还借松林、溪流布置了天然优美环境,引人入胜。
祗园本来是印度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在祗园宣扬佛教二十馀年,祗园寺就是取这个故事而得名。祗园寺通道刻满金钱,以象征释迦圣迹。游客应当从左右两边的庙门进去,因为从中间的门槛跨进去,甚至站在或坐在门槛上,都是对佛祖菩萨的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