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寺
1114
切换pc版
化城寺  全国重点寺院。佛经有”指地化城”之说。该寺位于九华山化城峰西南,化城盆地中心,故名化城寺。平地高台上建寺,地位突出,气势非凡。寺前高悬赵朴初题写的”九华山历史文物馆”横额,遒劲秀美;四根石柱上刻有两副名联,对仗工整。一曰:“大圣道场同日月,千秋古刹护东西”;二曰:“华峰前香云缥缈,化城寺里花雨缤纷”。门前镶嵌”化城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刻。这是化城古寺光辉历史和显赫地位的展示。旧志载: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始建寺,曰:“九华”;唐开元末有僧人檀号居于此,寺额”化城”。至德初青阳县乡老诸葛节等上山,发现在东崖石室中苦修的新罗僧地藏,深为感动,于是买下檀公旧地构筑台殿,以成琳宇,请地藏大师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刺史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于新寺,于是化城寺成为地藏大师修行之所,成为九华山地藏道场开山祖寺。千余年来,古寺历经兴废,在岁月长河中依然耸立。现存四进民居式殿宇,前三进为清代建筑:一进灵官殿,二进天王殿,三进大雄宝殿。二、三进之间有一巨大四落水天井,意为”四水归明堂”。大雄宝殿全木窗门,门楣上刻有冰纹窗棂。顶中大藻井”九龙盘珠”浮雕为艺术珍品。四进藏经楼为九华山惟一明代建筑,近期按原貌修复。化城寺依地形渐次升高,结构严谨,古朴典雅,基本保存了开山祖寺原有风貌。

  对外开放后,化城寺辟为历史文物馆。二进,展出金地藏生平事迹,从金地藏”入唐求法”到”灵场终古”,展示了开山祖师卓锡九华的丰功伟绩。三进,展出珍贵历史文物700件,其中明、清藏经、贝叶经、血经、金铜印、圣旨、清帝御书等被誉为镇山之宝。1996年至1997年,该馆54件历史文物曾远至韩国汉城、庆州展出10个月,观众达50万人次,产生了轰动效应。韩国比丘尼无垢因筹办此展在汉城建立永久性金地藏展览馆。化城寺文物成为中韩佛教联谊的纽带。

  化城寺石阶下有宋代石狮一对,一雌一雄,古拙浑厚。前有放生池,月牙形,据传是金地藏率众徒修建化城寺时开挖的,既为寺院防火,又为僧侣和香客放生之用。池中龟鳖成群,游鱼欢跳,吸引游人争相观赏。池前是平整、开阔的化城广场,广场中有一用石条垒成的”娘娘塔”基,是纪念金地藏母亲的。据传金地藏母亲得知金地藏卓锡九华后,万里跋涉来山寻儿回归,长时间思儿心切,加之一路风霜,眼睛快要失明。金地藏用广场边一口井中泉水为母洗眼,治好了母亲眼疾,此井后人称”明眼泉”。金地藏用心侍候母亲,并向她细说佛教因缘,母被感悟,终于留山助儿护佛,后人在广场建塔纪念,称”娘娘塔”。但是,九华山也有人称”娘娘塔”是纪念金地藏出家前的妻子的。不论是母亲还是妻子,”娘娘塔”的传说都是美丽的,都是对金地藏品格和中韩友谊的歌颂。广场四周为九华老街,一律二层民居,白墙褐瓦,古色古韵,与圣地气氛相融。

  “花雨缤纷”化城寺,使我们大开眼界,化城寺外景色也十分宜人。南面的山峰为芙蓉峰,海拔900米,峰峦崛起者有五,清秀如莲花。从化城寺观芙蓉峰,犹如巨大的绿色屏风。清人汪管诗云:“群峰可自五丁开,剖就芙蓉可乱栽。常怪九华山上客,纷纷不为看山来。”芙蓉峰下三大宝殿与化城寺。相呼应,老殿旃檀林原是化城寺东序寮房。现在我们去那里参观。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