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紫阳书院
1290
切换pc版
  紫阳书院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始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称武夷精舍,南宋末年扩建,称紫阳书院,明正统年间改称朱文公祠。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达十年。初建时有仁智堂、隐求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物。现仅存止宿和隐求室的部分建筑。书院各处石壁上,留有许多诗文手迹,尢以朱熹亲笔题勒“游者如斯”和人陈省在晒布岩刻下的“壁立万仞”为著。

  武夷精舍在武夷山的隐屏山下,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于淳熙十年(1183年)亲自擘划、营建的一所书院。这是武夷山的一大建筑,人称“武夷之巨观”。

  构筑武夷精舍的缘起应追溯到淳熙五年(1178年)。这一年初秋,朱熹与妹夫刘彦集、隐士刘甫共游武夷时,只见九曲溪旋绕曲折,隐屏峰下云气流动,顿觉耳目一新,因而萌发出“眷焉此家山”和“仙人久相招,授我黄素书,赠我双琼瑶,茅茨几时建,自此遣纷嚣”的建屋初念。经过数年的苦心筹措经营,精舍终于在淳熙十年(1183年)动工,当年就初见规模。按朱熹《武夷精舍杂咏诗》所记,其布局大致是这样的:在隐屏峰下,两麓相抱之中,有三间房屋,名为仁智堂。堂的左右,有两间卧室,左边是自己居住的,叫隐求室,右边是接待朋友的,叫止宿寮。左麓之外,有一处幽深的山坞,坞口累石为门,称石门坞。坞内别有一排房屋,作为学者的群居之所,名为观善斋。石门西边,又有一间房屋,以供道流居住,名为寒栖馆。观善斋前,还有两座亭子——晚对亭和铁笛亭。而在寒栖馆外,则绕着一圈篱笆,截断两麓之间之空隙,当中安着一扇柴门,挂上“武夷精舍”的横匾。精舍甫成。朱熹约集了建宁知府韩元吉和著名历史学家、建安(今福建建阳县)人袁枢等前来庆贺。韩元吉写了《武夷精舍记》。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中华武夷茶博园中华武夷茶博园武夷山桃源洞武夷山桃源洞武夷山博物馆武夷山博物馆武夷山翡翠谷武夷山翡翠谷御茶园遗址御茶园遗址城村汉城遗址城村汉城遗址柳永纪念馆柳永纪念馆大红袍景区大红袍景区武夷山白云岩武夷山白云岩龙井山龙井山天成禅院天成禅院九曲溪九曲溪朱熹纪念馆朱熹纪念馆大王峰大王峰云窝云窝大安源生态旅游区大安源生态旅游区龙川大峡谷龙川大峡谷天游峰景区天游峰景区武夷山云河漂流武夷山云河漂流虎啸岩虎啸岩青龙大瀑布青龙大瀑布武夷山黄岗山武夷山黄岗山鹰嘴岩鹰嘴岩遇林亭窑址遇林亭窑址一线天一线天隐屏峰隐屏峰下梅古民居下梅古民居万春园万春园武夷宫武夷宫朱熹故里朱熹故里马头岩马头岩玉龙谷玉龙谷武夷山水帘洞武夷山水帘洞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