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因城南旧堤年久失修,城墙、祠庙、民舍尽被衡漳之水淹没。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南宫县城迁建“飞凤岗”,屡经增筑,城固池深,街巷整齐,突出特点是一个规则的正方形,四角相等,每面长度均为1公里,城内建筑占地面积一平方公里。四条大街以十字街口为中心,正通东、西、南、北四门,各街长500米,宽广笔直。十字街口为县城中心,也是最高点,人站在此处,其视线与四门城楼顶平齐;其它街道的规划也整齐划一,疏密有致,相互对称,显示出严整科学的城市布局,体现了南宫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流传谚语:“北京到南京,县城属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