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遗址
628
切换pc版
扬州城遗址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扬州老城区及西北郊,为隋、唐、宋时期扬州城池遗址,面积约16平方公里。扬州历代城池相互叠压,隋、唐、宋城遗址保存相对较好。1987年以来,经过科学、系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基本查清了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的规模、布局、建城年代及其沿革关系。隋代扬州城位于蜀冈之上平山乡,系利用汉广陵城基础修筑而成,由隋江都宫城、东城组成,另毗邻蜀冈可能存有罗城。江都宫城平面近方形,地表以下夯土墙体保存高度达4米,周长5.1公里,面积约1.8平方公里。南城墙西起观音山向东至董庄,西城墙由观音山向北至堡城村西河湾,北城墙由西河湾向东经李家庄再折向至杨家庄,东城墙界址未探明。东城平面呈不规整多边形,由宫城向东至铁佛寺东侧,周长约4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唐代扬州城由子城和罗城两部分组成。子城为官府衙署区,利用隋江都宫城、东城修筑,平面呈不规整的多边形,局部城垣保存高度约10米。城垣为土筑,城门及城墙转角处有包砖,城外有城壕。子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内设十字大街贯通城门,东西大街长1860米、宽11米,南北大街长1400米、宽10米。子城南门,史称“中书门”,一门三道 ,是唯一与罗城相通的城门。罗城建在蜀冈之下,为商业、手工业和居民区,唐代中期扩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200米,东西宽3100米,城墙厚约9米。从地形地貌和城壕等迹象分析,罗城可能有12座城门,南城门三座,东、西城门各四座,北城门一座。城内设有南北向主干道6条,东西向主干道14条,道路宽5~10米。官河由南向北穿城而过,直达子城东南与浊河交汇。唐代二十四桥中的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通泗桥等均设在官河之上。宋代扬州有三座城池,即宋大城、宝祐城、夹城。 宋大城即州城,沿袭了五代周小城。城周长10110米,东、南二面至古运河,北至潮河,西与明代旧城墙一致,今西北角地面仍保存夯土城墙。呈长方形,城内开十字大街,与四城门相通。在南北两城门西侧各设一水门,市河从南而北贯穿而过。宝祐城筑于宋宝祐年间,周长5000米,利用-城西半部、截去东半部修筑而成,面积约为子城的一半。夹城筑于南宋绍兴年间,连接大城与宝祐城,周长2700米。现已委托东南大学编制专项保护规划。

  扬州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