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火山群
563
切换pc版
伊通火山群  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10月,1985年12月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而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世所罕见的伊通火山群,位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长春市郊区、公主岭市与四平市境内。由新生代第三纪渐新世至上新世形成的十六座火山穹丘组成。距今约有3380万年-860万年,分布区域达640余平方公里,保护区总面积764.8ha,地理座标东经124°50′至125°22′,北纬43°14′至43°35′。

  该火山群是属自然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以缓慢的“挤牙膏”式即“侵出”为特征形成的熔岩穹丘,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确认为“伊通型”而独步世界的火山之林。火山穹丘均由碱性橄榄玄武岩组成。拔地而起,弧峰耸立,对应展布,遥相呼应分布于松辽大地。型如大厦,似如马鞍,恰如元宝,形似莲花,或如鲲鹏展翅,或如兵阵成城,或如青牛望月,或如金龟望日。火山群中的大孤山、小孤山、东西尖山等七座火山穹丘呈北斗星状排列,使“七星落地”的神话传说享誉民间。

  穹丘的柱状碱性橄榄玄武岩,或裸露地表,或深藏土下。裸露者,姿态千奇百怪,变幻无穷。西尖山的擎天柱,只有美国怀亥俄明州的“魔鬼之塔”可与之媲美;大孤山的石林,比桂林石林有过之而无不及;横头山的众志成城景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莫里青山的鹰嘴崖,显天地造化之神奇。“二郎担山”的神话,使东、西尖山成为天地造物科幻故事的主角,“狐仙治病”的传说,把人与动物及自然和谐关系抒发得酣畅淋漓。

  由于保护区管理局的卓越工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焕发了伊通火山群的青春,伊通火山群的保护意义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识和举措。对研究和探讨我国东部地质构造属性、构造演化、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及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的评价;研究火山作用和岩浆起因,地幔物质组成和活动规律都有着特殊的学术意义和实际意义。

  建区以来,先后有美国国家联邦地质调查局、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海参威国立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广岛大学、德国汉诺威古生物研究所、第三十届世界地质大会东北科考小组、国家地矿部、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中顾委、国家民委、国务院编委等部门和单位及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来保护区进行科研、科考、科普教学及旅游观光活动,每年可达数万人次。

  伊通火山群伊通火山群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