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垣故居
895
切换pc版
  张荫垣故居在市莲花路沙塘坊13号,是佛山仅存的两座大型府第式建筑群之一。张荫桓佛山人,字皓峦,号樵野,光绪年间充总理衙门大臣,曾任出使美、西班牙、秘大臣,官至户部左侍郎,因支持维新变法,遭遣戍新疆,后更诬以通俄而被杀。骈散文诗皆卓然成家。画亦超轶,佛山家中置“铁画楼”,著有《铁画楼诗抄》诸集。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大兴土木,不惜耗资巨万建此宅第,以至建筑规模相当体面,整齐美观,不仅右侧有小巷纵贯首尾,而且在左右两旁还配置二厅、厨房、储物房以及佣人杂役居室等。主体建筑头进门房、二进大厅、三进内厅和四五六进住宅从西向东排列,为六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各建筑均硬山顶配锅耳式封火山墙,三开间通面宽10米,总面积约610平方米。头进门房原于居中置大型木雕屏风,以示其门第之高贵;其大门为回字门口,以砖墙间成左右门房,均为木板二层楼;后檐用檐柱并有三架梁,构筑颇具特色,今部分及天井、两廊已被改建。二进厅堂进深三间,为造工考究宽敞明亮的四柱大厅,前后檐廊均有轩廊式卷棚顶,厅内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木雕装饰构件颇多,如花架、隔扇、雀替等均工艺精致,反映了刻意营造的官僚宅第气派。三进内厅亦进深三间,是一个玲珑雅致的四柱大厅,梁架结构与二进厅堂相同,所不同者,是左右两次间以精致的木雕隔扇分隔为两居室,并增添了多种木雕花架等装饰,其配置大方得体,虽多而不滥,显示出主人高雅脱俗的品味。其后三座住宅建筑格式一致,平面均“三间两廊”式布局,硬山搁檩架构,有侧门与小巷相通,为昔日家人的居所。目前该建筑群虽略有改动,但原貌尚存,在现有古代同类大型宅第建筑之中,不仅保存完好,配套齐全,而且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研究佛山建筑史和历史名人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8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