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嗒
1601
标签 :面食;历史;做法 切换pc版

       关于呱嗒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呱嗒形似艺人说快板的道具“呱嗒板”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取名叫呱嗒是因为将其吃在嘴里,会发出“呱嗒”的声音;还有一种可能是,在制作呱嗒的时候,制作工人把面团制作成呱嗒型时,擀面杖与面团在案板上结合,会发出“呱嗒呱嗒”的拟声声音,尤其是制作完毕最后一下的响声最大,也最为清脆,顾名曰“呱嗒”。

1. 一种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传统名吃,面食。
2.象声词. 例:地冻硬了,走起来呱嗒\呱嗒地响.
3.(方言)讽刺,挖苦. 例:呱嗒人.
4.(方言)因不高兴而板起脸. 例:呱嗒着脸,半天不说一句话.
5.(方言)说话太多(含贬义). 例:乱呱嗒一阵.
民俗文化
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已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众多呱嗒中,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它遍布于聊城城里的大街小巷。每逢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大多有设摊者供应,发展较好的,都有了自己的门面,打起了自己的招牌。呱嗒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制作技术精巧,味道鲜美。其馅料有肉馅、肉蛋混合馅、鸡蛋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在包制时,先用烫面和呆面,随季节变化,按不同比例调制,卷以配好馅料,两端捏实,轧成矩形,后放入油锅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可口,加之有馅有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胃口自由选择肉馅或蛋馅,备受普通百姓的欢迎。如果把呱嗒和地道的聊城胡辣汤相配更是美上加美。
关于呱嗒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呱嗒形似艺人说快板的道具“呱嗒板”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取名叫呱嗒是因为将其吃在嘴里,会发出“呱嗒”的声音;还有一种可能是,在制作呱嗒的时候,制作工人把面团制作成呱嗒型时,擀面杖与面团在案板上结合,会发出“呱嗒呱嗒”的拟声声音,尤其是制作完毕最后一下的响声最大,也最为清脆,顾名曰“呱嗒”。
传统呱嗒
材料:面粉500克,大葱250克,精盐15克,花椒粉2.5克,净猪板油150克,花生油50克。
1.根据季节的不同,和面时烫面与死面的比例也不同。冬季用烫面四成,死面六成(和死面时要用温水);春秋季用烫面三成,死面七成;夏季烫面二成,死面八成。把烫面与死面掺在一起揉软,饧20分钟左右即可使用。
2.大葱与净猪板油(100克)剁在一起,制成葱油泥。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擀成长片,抹上葱油泥、精盐、花椒粉,卷成卷,两端捏严,擀压成长方形。
3.平鏊烧热,把所余净猪板油切成块,放在鏊子上,使之化后浸润鏊子,把饼放在上面烙,反复烙4次,待两面呈黄色并挺身后,再放在叉子上送到鏊子下面烤,烤时要向饼上刷花生油4次,烤至熟呈金黄色时即成。食时切成2份。
肉"呱嗒"
将猪肉(200克)剁成肉馅,加酱油15克,姜末15克,与葱油泥混合成馅。制作方法同上,烤制时间稍长。
鸡蛋"呱嗒"
用鸡蛋3个,磕入碗内搅匀,灌入已烙好尚未烤的"呱嗒"中,要灌满,灌均匀,以捏好口不露出蛋汁为宜。烤熟后取出。
制作要领
1.面团要揉匀饧透,冬季饧制时间略长,夏季略短; 2.烤制时受热要均匀,以免外焦里不熟。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