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家畜的屠宰工艺都包括有致昏、刺杀放血、煺毛或剥皮、开膛解体、屠体整修、检验盖印等工序。
1. 电击晕
生产上称作“麻电”。它是使电流通过屠畜,以麻痹中枢神经而晕倒。此法还能刺激心脏活动,便于放血。
我国使用的麻电器,猪有手握式和自动触电式两种。手握式麻电器使用时工人穿胶鞋并带胶手套,手持麻电器,两端分别浸沾5%的食盐水(增加导电性),但不可将两端同时浸入盐水,防止短路。用力将电极的一端按在猪眼与耳根交界处1~4 s左右即可。
自动麻电器为猪自动触电而晕倒的一种装置(图1-3-1)。麻电时,将猪赶至狭窄通道,打开铁门一头一头按次序由上滑下,头部触及自动开闭的夹形麻电器上,倒后滑落在运输带上。
牛麻电器有两种形式:手持式和自动麻电装置。羊的麻电器与猪的手持式麻电器相似。 ”
电击晕要依动物的大小、年龄,注意掌握电压、电流和麻电时间。电压、电流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引起血压急剧增高,造成皮肤、肌肉和脏器出血,甚至休克死亡;电压、电流强度过低,时间过短,达不到致昏的目的。我国多采用低电压(表1-3-1)。而国外多采用高电压。低电流短时间可避免应激反应。
2. CO2麻醉法
丹麦、西德、美国、加拿大等国应用该法。室内气体组成:CO265%~75%,空气25%~35%。将猪赶入麻醉室15s后,意识即完全消失。CO2麻醉猪,猪在安静状态下进入昏迷,因此肌糖原消耗少,最终pH值低,肌肉处于弛缓状态,避免肌肉出血。
家畜致昏后将后腿栓在滑轮的套脚或铁链上。经滑车轨道运到放血处进行剌杀,放血。家畜致昏后应快速放血,以9~12s为最隹,最好不超过30s,以免引起肌肉出血。
1.剌颈放血
此法比较合理,普遍应用于猪的屠宰。刺杀部位,猪在第一对肋骨水平线下方3.5~4.5cm处。放血口不大于5cm,切断前腔静脉和双颈动脉干,不要刺破心脏和气管。这种方法放血彻底。每刺杀一头猪,刀要在82℃的热水中消毒一次。
牛的剌杀部位在距离胸骨16~20cm的颈下中线处斜向上方剌入胸腔30~35cm,刀尖再向左偏,切断颈总动脉。
羊的剌杀部位在右侧颈动脉下颌骨附近,将刀剌入,避免剌破气管。
2. 切颈放血
应用于牛、羊,为清真屠宰普遍采用的方法。用大脖刀在靠近颈前部横刀切断三管(血管、气管和食管),俗称大抹脖。此法操作简单,但血液易被胃容物污染。
3. 心脏放血
在一些小型屠宰场和广大农村屠宰猪时多用,是从颈下直接剌入心脏放血。优点是放血快,死亡快,但是放血不全,且胸腔易积血。
倒悬放血时间:牛6~8min,猪5~7min,羊5~6min,平卧式放血需延长2~3min。如从牛取得其活重5%的血液,猪为3.5%,羊为3.2%,则可计为放血效果良好。放血充分与否影响肉品质量和贮藏性。
家畜放血后解体前,猪需烫毛、煺毛,牛、羊需进行剥皮,猪也可以剥皮。
1. 猪的烫毛和煺毛
放血后的猪经6min沥血,由悬空轨道上卸入烫毛池进行浸烫,使毛根及周围毛囊的蛋白质受热变性收缩,毛根和毛囊易于分离。同时表皮也出现分离达到脱毛的目的。猪体在烫毛池内大约5min左右。池内最初水温70℃为宜,随后保持在60~66℃。如想获得猪鬃,可在烫毛前将猪鬃拔掉。生拔的鬃弹性强,质量好。
煺毛又称刮毛,分机械刮毛和手工刮毛。刮毛机国内有三滚筒式刮毛机、拉式刮毛机和螺旋式刮毛机三种。我国大中型肉联厂多用滚筒式刮毛机。刮毛过程中刮毛机中的软硬刮片与猪体相互磨擦,将毛刮去。同时向猪体喷淋35 ℃的温水。刮毛30~60 s即可。然后再由人工将未刮净的部位如耳根、大腿内侧的毛刮去。
刮毛后进行体表检验,合格的屠体进行燎毛。国外用烤炉或用火喷射,温度达1000℃以上,时间10~15s,可起到高温灭菌的作用。我国多用喷灯燎毛,要求全身燎烤,而后用刮刀刮去焦毛,故称之为刮黑。最后进行清洗,脱毛检验,从而完成非清洁区的操作。
2. 剥皮 牛、羊屠宰后需剥皮。剥皮分手工剥皮和机械剥皮。
3. 割颈肉
割颈肉是根据GB99591平头规格处理。由颈部向耳根处割一刀,然后由放血口入刀,沿下颌骨向上割到耳根。同样方法割另一侧,使颈部皮肤在第一颈椎处与肉体分开。从寰枕关节切开把头落下叫“平头”。用手抓住尾突将头提起,下颌骨不多不少全被颈肉盖住叫“平头”。下颌骨未被颈肉盖住叫“枯头”。下颌骨全部被颈肉覆盖,而多多有余叫“肥头”。“枯头”和“肥头”都不符合国标要求。
1. 剖腹取内脏
煺毛或剥皮后开膛最迟不超过30min,否则对脏器和肌肉质量均有影响。
2. 劈半
开膛后,将胴体劈成两半(猪羊)或四分体(牛)称为劈半。劈半前,先将背部皮肤用刀从上到下割开是谓“描脊”或“划背”。然后用电锯沿脊柱正中将胴体劈为两半。如为桥式劈半机劈半,则先将头去掉;用手提式电锯劈半时,可将头连在半肉尸上,以便检验咬肌。劈半时注意不要劈偏。目前常用的是往复式劈半电锯。
屠宰后要进行宰后兽医检验。合格者,盖以“兽医验讫”的印章。然后经过自动吊称称重、入库冷藏或出厂。
电昏条件:电压35~50V,电流0.5A以下,时间(禽只通过电昏槽时间):鸡为8s以下,鸭为10s左右。电昏时间要适当,以电昏后马上将禽只从挂钩上取下,若在60s内能自动苏醒为宜。过大的电压、电流会引起锁骨断裂,心脏停止跳动,放血不良,翅膀血管充血。
美国农业部建议电昏与宰杀作业之间距,夏天为12~15s,冬天则需增加到18s。宰杀可以采用人工作业或机械作业,通常有三种方式:口腔放血、切颈放血(用刀切断气管、食管、血管)及动脉放血。禽只在放血完毕进入烫毛槽之前,其呼吸作用应完全停止,以避免烫毛槽内之污水吸进禽体肺脏而污染屠体。
放血时间鸡一般约90~120s,鸭120~150s。但冬天的放血时间比夏天长5~10s。血液一般占活禽体重的8%,放血时约有6%的血液流出体外。
水温和时间依禽体大小、性别、重量、生长期以及不同加工用途而改变。
1. 高温烫毛 71~82℃,30~60s。高温热水处理便于拔毛,降低禽体表面微生物数量,屠体呈黄色,较诱人便于零销。但由于表层所受到的热伤害,反而使贮藏期比低温处理短。同时,温度高易引起胸部肌肉纤维收缩使肉质变老,而且易导致皮下脂肪与水分的流失,故尽可能不采用高温处理。
2. 中温烫毛 58~65℃,30~75s。国内烫鸡通常采用65℃,35s,鸭60~62℃,120~150s。中温处理羽毛较易去除,外表稍粘、潮湿,颜色均匀、光亮,适合冷冻处理,适合裹浆、裹面之炸禽。但由于角质脱落,失去保护层,在贮藏期间微生物易生长。
3. 低温烫毛 50~54℃,90~120s。这种处理方法羽毛不易去除,必须增加人工去毛,而且部分部位如脖子、翅膀需再予较高温的热水(62~65℃)处理。此种处理禽体外表完整,适合各种包装,而且适合冷冻处理。
机械拔毛主要利用橡胶指束的拍打与磨擦作用脱除羽毛。因此必须调整好橡胶指束与屠体之间的距离。另外应掌握好处理时间。禽只禁食超过8h,脱毛就会较困难,公禽尤为严重。若禽只宰前经过激烈的挣扎或奔跑,则羽毛根的皮层会将羽毛固定得更紧。此外,禽只宰后30min再浸烫或浸烫后4h再脱毛,都将影响到脱毛的速度。
禽体烫拔毛后,尚残留有绒毛,其去除方法有三种:一为钳毛;二为松香拔毛:挂在钩上的屠禽浸入溶化的松香液中,然后再浸入冷水中(约3s)使松香硬化。待松香不发粘时,打碎剥去,绒毛即被粘掉。松香拔毛剂配方:11%的食用油加89%的松香,放在锅里加热至200~230℃充分搅拌,使其溶成胶状液体,再移入保温锅内,保持温度为120~150℃备用。松香拔毛操作不当,使松香在禽体天然孔或陷窝深处未被除掉,食用时可引起中毒;三为火焰喷射机烧毛:此法速度较快,但不能将毛根去除。
1. 清洗
屠体脱毛后,在去内脏之前须充分清洗。经清洗后屠体应有95%的完全清洗率。一般采用加压冷水(或加氯水)冲洗。
2. 去头
应视消费者是否喜好带头的全禽而予增减。
3. 切脚
目前大型工厂均采用自动机械从胫部关节切下。如高过胫部关节,称之为“短胫”。这不但外观不佳和易受微生物污染,而且影响取内脏时屠体挂钩的正确位置;若是切割位置低于胫部关节,称之为“长胫”,必须再以人工切除残留的胫爪,使关节露出。
取内脏前须再挂钩。活禽从挂钩到切除爪为止称为屠宰去毛作业,必须与取内脏区完全隔开。此处原挂钩链转回活禽作业区,而将禽只重新悬挂在另一条清洁的挂钩系统上。
掏出内脏后,经检验、修整、包装后入库贮藏。库温-24℃情况下,经12~24h使肉温达到-12℃,即可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