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水产养殖管理技术措施
380
切换pc版

   受北方强冷天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自今年1月12日降温以来一直持续低温阴冷天气,全市平均气温为40C较常年同期偏低2.50C,部分地区平均温度低于00C,出现50多年来的历史同期最低值。持续的低温天气导致我市东部地区高山路段结冰,部分山区小麦、油菜、蔬菜出现冻害、畜禽出现冻死冻伤,渔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根据气象局预测,低温阴冷天气还将持续,灾害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望各区(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认真做好冬季水产养殖管理,确保渔业生产丰收。

   一、保持池塘水位稳定。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鱼池水位应保持在1.8-2.0米。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和水质稳定。

   二、定期调节好水质。有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老水;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石灰浆,以提高水体钙质浓度;20天左右再增施一次磷肥,提高水体含磷浓度,增强鱼体抗寒能力;配备增氧机的池塘,在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促进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循环,使溶氧均匀合理,增加鱼类食欲和抗病能力。

   三、及时修复保温棚等灾损渔业设施,努力减少越冬水产养殖对象损失;做好渔业生产设施的防冻工作。对生产用电设施要及时除冰,闲置的网具要及时入库,对渔业机械、水渠、涵闸等要采取防冻措施,避免冻损。尤其对罗非鱼等热带鱼越冬场要采取增大水量、搭建越冬棚等措施,确保热带鱼安全越冬。

   四、适当降低鱼类养殖密度,防止因鱼群密度较大而发生缺氧死鱼的现象。 

   五、合理投饲提高抗病力。寒冷的冬季,适当补充投喂精饲料,使鱼类生命活动的能量得以补充,提高成活率。水温5℃以上时,一般3-5天投喂一次,日投量为鱼体重0.5%-1.0%;连续晴好天,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鱼类活动增强,应适当增加投饲量。

   六、尽量减少操作。除保障市场供应的特殊要求外,尽量减少生产作业。在严寒期间,暂停捕捞作业,尽量避免对鱼种池、亲鱼池进行拉网等操作,以免鱼体损伤。

   七、加强病害防治。寒冬季节由于水温较低,鱼类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弱,容易受真菌(水霉病)、和寄生虫(粘孢子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三代虫病、锚头蚤)的感染和侵袭,要采取严格的防病措施,定期进行水体消毒。

   八、加强春季放种技术指导。由于冬季投放受到影响,重点要加强春季放种的技术指导,通过各种媒介为养殖者提供准确的苗种市场供求信息,做好鱼种余缺调剂。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