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淤改造
    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是控制水质的技术措施之一。池水太肥,夏季高温消耗大量的氧气容易导致鱼浮头或泛塘,也不便于拉网操作管理,所以必须进行清淤改造,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保持淤泥厚10~15厘米。
    2、药物改良
    适合于改良水质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是生石灰。不定期地施放生石灰调节水质,即可改善水的酸碱度,减少有毒气体,控制病菌繁殖,又能防止鱼病发生。但须用新鲜呈块状的生石灰,其用量为水深1米时每亩用15~2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一般20~30天一次;二是使用光合细菌制品。用于水产养殖,可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能减少、减轻浮头,泛池现象,并能预防细菌性鱼病,提高鱼的摄食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使用浓度首次为5毫克/升,以后为3毫克/升,每20天使用一次,使用时应全池均匀泼洒。
    3、开增氧机
    在晴天中午2~3时开机调节水质,以促进水体对流,增加池水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连续高温阴雨天半夜开机;傍晚不开机;天气闷热开机时间可适当延长,中午开机时间缩短;天气凉爽时减少开机时间,半夜浮头则增加开机时间。
    4、加注新水
    注新水可增加溶氧和营养盐类,冲淡水池中的有机质和有毒物质,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一般10~15天加水或换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的量占池水总量为1/3,如池水严重恶化,应排出塘水1/3后再注入新水。加水时间应选择晴天,在下午2~3时前进行,傍晚时禁止加水,以免造成上下水层提前对流,引起鱼类缺氧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