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球藻防控养殖水体蓝藻水华的初步研究
578
切换pc版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深入推广,大部分养殖水体常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华频频暴发,蓝藻作为最常见的水华种类之一,已经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蓝藻水华具有分布广、适应能力强、繁殖力强等特点,蓝藻暴发会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透明度迅速下降。此外,蓝藻代谢过程还会释放大量的毒素,严重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小球藻属于绿藻门,是一种单细胞藻类,生态分布非常广。小球藻不仅可以作为水生经济动物的优秀天然饵料,同时还可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元素,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净化水质。目前已有众多关于小球藻处理污水的研究表明小球藻脱氮除磷的功效较好,而水产养殖中危害严重的蓝藻则是水体高磷高氮的产物,因此利用小球藻去除蓝藻为处理蓝藻水华提供了一个生态、安全的新途径。本研究以铜绿微囊藻为对象,探讨小球藻对蓝藻的防控效果,以期为水产养殖过程中防控蓝藻提供一定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小球藻来自厦门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绿藻源”,密度1×108ind./mL,选取铜绿微囊藻为实验蓝藻,藻种来自淮安好润生物研究所,采用BG-11培养基大量培养待进一步研究,在保证光照、温度等外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三天扩增一次,实验用水为地表水,整个实验和培养过程用增氧泵保持通气,确保其悬浮状态。

1.2 实验方法

1.2.1 室内实验

实验在10L血清瓶中进行,设置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三个平行,观察不同浓度小球藻对蓝藻的抑制效果。待铜绿微囊藻浓度达到1×109ind./L时,实验组接种5mL小球藻液,连续观察两组血清瓶中藻类生长状况,并进行计数。实验过程中定期向血清瓶中增加培养基以保证营养充足。

1.2.2 养殖池塘实验

2013年8月10日开始在江苏高淳地区某河蟹池塘进行养殖池塘实验。选取近几年蓝藻爆发的池塘进行实验,实验前3d只测定蓝藻与小球藻现有的密度,第4d按照池塘水体万分之一体积添加小球藻液,整个实验周期为15d,每天定时取样测定实验池塘蓝藻与小球藻密度。

1.3测定及分析方法

实验过程中对小球藻和微囊藻的计数采用血球计数板法,实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实验结果

经过10d连续培养,实验组和对照组微囊藻和小球藻密度见下图。

图1 实验组藻类密度变化

图2 对照组藻类密度变化

 

由图1、图2可知,经过10d的培养,对照组蓝藻数量持续上升,由1×109ind./L增加到了3.67×109ind./L,最后趋于稳定。实验组在加入小球藻液后,小球藻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密度以对数方式增长,从2.2×107ind./L增加至3.23×109ind./L,实验后期密度趋于稳定,实验组蓝藻密度在实验前5d一直维持在较高浓度,第5~10d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由1.4×109ind./L降至3.7×108ind./L。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实验第8~10d,实验组蓝藻密度远低于同等条件下对照组蓝藻的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

该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蓝藻,使蓝藻密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防止爆发蓝藻水华威胁水生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2.2 养殖池塘实验结果

养殖池塘实验期间天气稳定,池塘投饲量和日常管理均与往常相同。实验期间蓝藻与小球藻的变化关系见图3。

图3 养殖池塘蓝藻与小球藻密度动态变化

由上图可知,实验前3d池塘内未投放小球藻液时,蓝藻的密度平均为1.65×108ind./L,远远高于小球藻密度,且两种藻类密度变化幅度均不明显;按万分之一体积投入小球藻液后7天内蓝藻密度呈持续、缓慢下降趋势,第13d降到最低水平,为4.05×107ind./L,此后逐渐趋于稳定,小球藻变化趋势则恰好与蓝藻变化趋势相反,呈上升态势,最终稳定密度与蓝藻大致相同,二者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现竞争抑制态势。

宏观观察发现,养殖池塘投入小球藻液后,蓝藻颗粒明显减少,水体臭味减轻,透明度明显升高,鲜见养殖对象出现缺氧、中毒现象;直至养殖中后期未见蓝藻形成大规模水华,水质与往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方差分析显示实验开始后12~15d蓝藻平均密度远低于实验1~3d的蓝藻平均密度,差异显著(p<0.01),表明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发生后,按万分之一体积投入小球藻液能够明显抑制蓝藻爆发,控制蓝藻密度,减轻蓝藻危害。

3 讨论

以微囊藻为代表的蓝藻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重大课题。彻底解决蓝藻水华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将蓝藻的危害降至最低。

目前处理蓝藻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点:(1)物理方法,主要通过引水换水、围隔拦截、人工打捞等方法,将蓝藻转移出养殖池塘或降低池塘内蓝藻浓度,但这些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不能大规模除藻等局限性;(2)化学方法,包括凝聚沉降和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此种方法的缺陷一是蓝藻和其他有益藻类都会受到化学药物刺激死亡,容易引起转水导致水生动物的应激反应,二是死藻会不断释放毒素,威胁水生动物生长,三是杀藻的化学制剂会残留水中形成二次污染,对水生动物影响很大;(3)生物性降解方法,即利用大型水生生物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间接降低蓝藻水华发生的几率。前两种方法都属于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蓝藻,一旦条件适宜,蓝藻就会马上爆发。第三种方法绿色、安全、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但只能作为前期预防措施,且在实际养殖中推广难度较大。

本研究中利用小球藻进行蓝藻防控的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可以很好的抑制蓝藻爆发,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从根本上切断了蓝藻的营养源,将蓝藻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良好的解决了其他除藻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

从生态环境和水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利用有益藻类竞争抑制蓝藻水华是最具前途的一种控藻方法,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完善,在实际的控制蓝藻水华的工程中,综合地选择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因地制宜才是最最佳选择。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