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阴雨条件下水产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317
切换pc版
 
  作者:张家港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杨正锋
 
  近一个多月来,江苏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连续阴雨天气,给人进入了“倒黄梅”的感觉,空气湿而闷,气温和降水量与去年同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水产养殖的负面影响已显现,为此,应当立足当前,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关注天气变化。养殖户要把收听收看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作为每日必做的“功课”,特别是突发灾害性天气发生前要提前做好防范的各项准备工作。

  2、重视水质调控。在水质调控上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提前预降塘口水位。持续的阴雨天气,使塘口的水位长时间处于高位,而外塘也是一直保持高水位的状态,为避免可能出现的漫塘溃坝现象,要利用好现有机械设备,加紧向外排水,以便囤出容量。

  (2)、合理采取增氧措施。光照不足,水体光合作用减弱,浑浊度偏高,藻类生长受到抑制,直接导致水体溶氧量长时间处于偏低状态。为此,一方面可开启增氧机,开机时间要提前和延长,紧急情况下要配合使用颗粒氧等化学增氧剂。另一方面还可定时使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以达到降低亚硝酸盐、硫化氢含量,改善水质和底部生态环境的目的。

  (3)、及时调节酸碱平衡。目前降下的雨总体上偏酸性,也就是所谓的“酸雨”,而水产养殖用水要求偏碱性,PH值在7.5—8.5为宜。因此,每亩水面积可定期施放生石灰10千克~15千克,进行全池泼洒,既可澄清水体,中和酸性,提高PH值,又可杀灭随雨水带入的一些致病菌,一举多得。

  3、抓紧病害防治。长时间降雨,易引起池塘水体环境因子突变,加上池边的污染物随雨水一起进入池塘中,鱼虾蟹易引起应激反应,免疫功能降低,极易发生感染甚至暴发疾病。因此,总体上来讲是外泼内服加抗应激,但外泼易加剧藻类死亡,进而水质变坏,应慎用,一般以后二者为主。Vc、多维和免疫多糖等有抗应激的作用,可增强抗病能力。

  4、把握饲料投喂。

  (1)、保管。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在饲料的保管上要同梅雨季一样,否则饲料很容易变质发霉。饲料不要紧贴仓库墙壁堆放,防止因阴雨天墙壁受潮殃及饲料。饲料总体堆放的量不要太多,先入库先使用,有序周转。

  (2)、控量。饲料的投喂量一般掌握在平时的50%-70%即可。如果投喂的是小麦或菜饼,用水浸泡的时间可适当缩短,避免因浸泡过度而腐败变质。如所投的饲料为配合料,其颗粒的大小要适口易消化。当鱼类食欲下降甚至拒食时,应进一步减小投喂量,以免造成鱼类饱食后回吐。

  (3)、提质。投饲以精料为主,适当提高蛋白质含量,饲料内可适当添加Vc、多维、大蒜素、EM菌、芽孢杆菌、中药三黄粉、免疫多糖等,以改善养殖动物消化能力,增强抗应激能力。

  5、兼顾设施安全。

  (1)、注意安全用电。排水、增氧等都需要用电,加上雨天电线的绝缘性能下降,用电箱等带电体容易出现漏电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安全,遇到设备损坏,一定要先切断电源后或是等雨停天好后再行检修,切忌带电操作,以免发生危险。

  (2)、提防雷击发生。一般的养殖池塘,大多处于野外,发生雷击的概率大,尤其是在雷雨天,巡塘时要特别注意提防。

  (3)、加固堤坝池岸。长时间高水位的浸泡,会导致堤坝土壤松软,池岸发生崩坍,因此,要对易发生崩坍的池岸使用毛竹、树枝、编织袋装土等及时进行加高加固。

  (4)、检查防逃设施。目前河蟹即将成熟,蟹塘的防逃围栏设施由于基础松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或倾斜。日常巡塘时也要把防逃设施检查作为重点,出现问题抓紧整修,避免逃逸造成损失。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