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低温期水产养殖管理方案关键点梳理
469
切换pc版

作者: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黄志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表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表2
   
如表1-2所示(资料来源于天气后报网),表1为今年冬季顺德区温度变化图,出现了3次小降温及近期的寒潮大降温。表2为去年冬季出现的5次小降温,4此大降温。说明温度骤降是每年的常态,如何针对温度变化,制定适合的池塘管理方案,是养殖户近期的重中之重。小编根据旺海优秀养殖户的经验,做了以下总结,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我的观点 

冬季池塘变化的根本原因:温度与光照变化。
1.鱼是变温动物,温度变化会影响体温变化,继而影响鱼体内胰脂肪酶、蛋白酶等的活性,从而影响其摄食及生长。剧烈的温度变化影响鱼免疫系统。
2.温度与光照会影响藻类活力,从而影响池塘溶氧及水质变化。
池塘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变化最终引起肠炎、水霉、烂身等疾病!

每年冬季都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寒潮,给养殖带来很大的威胁,今年也不例外!对此旺海集团提醒各位养殖户朋友,近期鱼塘一定要注意水质、底质及疾病方面的管理,具体方案如下:

一、水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问题)

1.水浅保温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
如上方图1所示,研究表明在水深2.8 m 的池塘中设表层、水深0.5m、1m、1.5m、2m以及水深2.5m六个不同水位进行温度测量,有两个结论: 
底层水比表层水温度要高,也就是水越深,保温能力越好; 
底层水的平均日振幅比表层水要小,也就是说水越深,水温越稳定、温差小。 
 
处理对策:
① 盖冬棚
盖冬棚是一种最有效的保温措施,冬棚可制造温室效应,保持棚内的气温比棚外高8-10℃。盖冬棚后应定时检查是否有破损的地方,及时进行维修。
等到冷空气过后,天气逐渐回暖时候,也要注意及时,掀开棚膜,让棚内空气进行对流,提高水体溶氧。
② 尽可能增加水位:
池塘水位在1.8米以上为宜,保持水温稳定。增氧以底部增氧、化学增氧为主,天气非常冷时,应尽量少开叶轮式增氧机或爬水机,因为开启叶轮式增氧机会使上下水层交换,降低底层水温;爬水机开启会降低水体整体温度。
 
2.水质清瘦,藻类丰度低
 
低温期、光照弱,藻类繁殖慢,水质多为清瘦水或黄浑水,氧气不充足。
水体藻类丰度低时,一方面保温能力较差,第二方面容易冻伤引发水霉,所以保持越冬期水体有一定的肥度很有必要。 
 
处理对策:
保肥,保持池塘水体肥度,避免其清瘦发黑水质,保证水体充足溶氧,是鱼正常摄食和生长的保障。(肥水三要素:藻种、营养源、光照) 
使用方案:爽水宝+生态绿水源(或速效肥水膏),坚持10-15天1次,保持水质稳定。如水浊可先用“净水解毒王”处理,以增加水体光照。

二、底质管理方面

池塘底质主要存在的问题:1、氧债高(还原态高);2、酸化;3 真菌滋生。
底质:入冬时期塘底已经积累大量有机物(饲料粪便,残饵),为避免越冬期天气变化造成的溶氧低和次年3--4月份烂嘴,烂身,出血疾病的高发,需加强越冬期的底质的管理。一般而言,病菌大都喜酸性,且酸性水质会破坏鱼体皮肤,让细菌、真菌有机可乘。
 
处理对策:
日常改底(氧化+碱化):利水精华+全效底改+粒粒氧(10天/次),如水质浑浊则先用“净水解毒王”将有机物沉降。 
天气回暖后底部消毒(消毒):二氧化氯+粒粒氧(20-30天/次)

三、鱼虾疾病预防方面

风险一:烂身(以生鱼为例)
 
原因分析:
1、珠江水产研究所余光德研究表明:生鱼烂身病容易在冬季及初春容易爆发,其根源是丝囊霉菌,丝囊霉菌的孢子囊最适宜温度为16-24℃。与水霉、棉霉统称肤霉病。丝囊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后,吸收皮肤组织细胞内营养物质,最初肉眼看不出特殊症状,早期形成红斑,后期溃疡。最后丝囊孢子从肌肉内炸开,引起大面积烂身。(条件致病真菌,以预防为主!)
2、50多种鱼受到该病的侵害,乌鳢对丝囊霉菌特别敏感!
 
预防方向:1、保温防冻伤;2、抑制丝囊霉菌。
治疗方向:
1、杀灭真菌,伤口愈合:硫醚沙星、食盐、大苏打、亚甲基蓝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2  生鱼烂身原因分析图
  
风险二:低温冻伤、寄生虫感染,继而引发水霉
 
水霉病简介
一般而言,水霉菌在pH值4-11、水温5-30℃条件下均能生长繁殖,其适宜生长pH值范围是6-9,最适生长pH为7.2-7.4;最适温度范围13-18℃(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是爆发高峰期),28℃以上受到抑制。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爱华等水霉病做过相关的研究,病鱼先是出现因其它原因造成的病变,角膜变得混浊,然后此处开始有水霉感染。随着病情的发展,水霉感染的范围不断扩大,向眼睛四周及背鳍基部扩展,最后眼睛被厚厚的棉花状物所覆盖。李爱华等认为霉菌属于条件性的,在细菌或病毒感染之后的继发感染,有时候水温剧烈变化等应激因素造成鱼体免疫缺陷所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图3/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3.ab:海鲈水霉病发病后抛弃河涌旁边的死鱼c:池塘岸边漂浮d:e:死鱼体表附着大量水霉f:或鱼背部、头部附着大量水霉菌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4  显微镜下的水霉形态
 
水霉预防:
1、保持水深:冬季池塘水深大于2米,保持水温的稳定性,以免水温骤降造成鱼体冻伤。
2、定期肥水:对于水质浑浊的池塘,用生态绿水源或速效肥水肽等进行培藻,防治水质偏瘦(暖冬方案)。
3、温和消毒:尽量少换水,如果有必要换水,换水后要尽快用温和性的药物进行消毒。(如聚维酮碘等碘制剂)
4、减少应激:减少人为的应激因素对鱼体的伤害,如换水、强刺激性物质杀虫、消毒等。
5、定期改底:养殖后期底部有机物积累较多,底质恶化。天气变化,风向变化(吹东风)则容易造成水环境恶化,如氨氮、亚硝酸盐升高。
策略:一个星期为一周期使用有机解霸、利水精华+粒粒氧/全效底改进行改底增氧。
6、常开增氧机:冬季藻类光合作用弱,产氧能力低,应常开增氧机。保持水体溶氧3mg/L以上。
 
水霉治疗建议:
在天气降温前先全塘泼洒聚维酮碘等比较温和的消毒产品对池塘进行消毒,在气温回暖后用二氧化氯等进行消毒预防水霉爆发,并且要将塘水调理好以做根源杜绝。                     
 
注:以下为在市场上收集到的一些客户对水霉预防和治疗的经验之谈,仅供参考
1、全塘泼洒J醛,剂量:20斤/亩·米起到杀虫、杀菌作用;
2、用亚甲基蓝于围网或者全塘泼洒,剂量按说明书;
3、换水之后用比较温和的消毒产品如聚维酮碘之类消毒;
4、感染水霉后可以用“双阳碘”+“百草精”各1瓶/3亩米;
5、感染水霉后可以用硫酸铜5两-1斤/亩·米消毒;
6、感染水霉后可以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水霉早期);
7、少数养殖户严重时可能用到硫醚沙星。
 
风险三 肠道脆弱,引发肠炎
 
冬季鱼类越冬停食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几乎全部由机体储存的能量(包括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提供,而鱼类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肠道。经过冬季的消耗,鱼体内脏团变小,重量变轻,肠道变薄。停食期越长,掉膘就越严重。 
一般情况下,越冬停食后,最初10天体重可减少7%-8%,停食20天内体重持续减少5%左右,在停食一两个月内,体重减少15%-20%。如果冬季气温较高时,鱼体减重还可能更高。这期间,鱼体内各组织水份由72%增加到77%,脂肪量由原来的9%降到5%-6%,这与体重的减少比例相吻合。(高级工程师:祖岫杰 1993) 
 
现象1:进入越冬期前的肝脏受损
肝脏受损如果不及时修复,越冬期间就会因为鱼体质弱、免疫力差,而更易感染寄生虫、冻伤、感染水霉等。并且,肝脏问题若遗留到第二年,在3-4月份则更难修复。 
现象2:冬季过早停料,导致肠道受损、鱼掉膘 
鱼越冬期不投喂时,肠系膜脂肪层基本消耗殆尽,肠壁变薄,肠绒毛萎缩,肠道消化、免疫机能严重受损。(倪达书) 
 
建议越冬期做好保膘工作,11月后不要完全停料,延长投料周期,尽量减少掉膘!降低肠炎风险!

冬季池塘管理方案总结

1.水质管理(关键点):盖冬棚、塘水加深、保肥
①有条件的尽量加水,最好把水深加至1.8m以上; 
冬前肥一次水,低温肥水方案:生态绿水源(或速效肥水膏)+爽水宝; 
③如有冻伤、擦伤鱼体,需在定期消毒(如二氧化氯,1月1次),防止水霉病发生。 
 
2.底质改良(关键点):氧化、碱化、消毒
①日常改底:利水精华+全效底改+粒粒氧(10天/次), 如水质浑浊则先用“净水解毒王”将有机物沉降; 
② 底部消毒:二氧化氯+粒粒氧(30天/次)。
 
3.疾病管理:烂身、水霉、肠炎;防治策略:肠道健康、免疫力强 
①定期加强内服“律动源Ⅱ+活力健Ⅱ”(1包拌料1-3包)每次连续3--5天,每月2次,保肝护肠,强化体质;
②如解剖发现肠炎:内服健康套餐Ⅱ(3天),之后内服“ 律动源Ⅱ +水产多维(2天);
③适当投料、合理保膘:突然大量加料或突然大量减料对鱼来说都是一种应激,放慢减料节奏,给肠道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有利于减少因停料带来的肠道损伤。        
              
最后,祝各位养殖户朋友养殖成功!!!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