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后草鱼出血病病毒检出一例
378
切换pc版

  广东珠海斗门白蕉镇灯笼村,一四大家鱼混养池塘,水面4.5亩,水深1.7米,3台增氧机(图1)。2012年2月底一次性放草鱼2万尾、鲫鱼1.5万尾、鳙鱼3000尾。

  2012年3月中旬草鱼开始出现零星发病,随着病程的发展,草鱼的死亡量逐日增加,4月中旬每天死亡100多尾,总共死亡约1500尾,同池塘养殖的鲫鱼和鳙鱼没发病。在发病过程中,养殖户用硫酸铜和三氯异氰脲酸消毒,并饲料拌“鳃皮康”、“三黄散”、“可代金”内服,效果不明显。

  2012年4月20日下雨,上午池塘水温23℃,用简易测试盒检测水质指标:氨氮0.4 mg/L,亚硝酸盐0.15 mg/L,pH值8.0。病鱼多数体表无明显症状,少数病鱼肛门红肿,鳞片脱落,头部和鳍条轻微出血(图2~4)。解剖可见肠系膜和脂肪组织呈点状出血。肠内无食物,内有浅黄色脓汁(图6、7),肠壁具韧性,肠道内壁严重出血。肝脏色浅、表面也有点状出血(图5~6)。病鱼鳔壁充血、出血(图8)。有的病鱼有腹水。

  取6尾发病草鱼(图2、3)从发病鱼肝脏中进行细菌分离,仅1尾掉鳞严重并尾鳍出血的病鱼肝脏内有细菌感染(图2最下方),其它5尾鱼没分离到细菌。经利洋研究所RT-PCR检测并测序证实:所取6尾发病草鱼均感染草鱼出血病病毒。

  分析:1、草鱼出血病是养殖草鱼鱼种阶段的重要疾病。本病例发病草鱼急性死亡时体表无明显症状,少数病鱼头部和鳍条有轻微出血,而解剖可见典型症状是肠道发红、严重充血、出血,也未见肌肉出血,这可能是2龄草鱼种发病的主要症状,而腹水和肠道内有脓液可能是继发细菌感染后的症状。

  2、草鱼出血病的最适流行水温为20~28 ℃。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偏低,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时容易发生流行。精养池塘保持水体稳定、内服保健提高鱼体抗病能力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方法。

  3、近几年在东北和华中地区也有大量这种肠道严重出血、充血症状的2龄草鱼种发病,病程长,死亡率非常高,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是否也是由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还有待进一步检测。(利洋水产研究所 雷燕提供 2012.05.0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