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英文名channel catfish,学名IctalurusPunctatus(Rafineque),原产于美国,分类学上属鲶形目。刚引进我国时被称为“沟鲶”,在美国已有很长养殖历史。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广、较耐低氧生长快、个体大、易捕捞、肉质细嫩、无肌间小刺、营养丰富等优点,属杂食性,饲料易于解决,现在是美国池塘、湖泊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占其淡水养殖产量一半以上,也是其游钓业的主要品种之一。
我国于1984年首次引进,1987年首次繁殖成功,并向全国各地推广,在推广初期多以池塘饲养为主,但经过多年的养殖人们发现斑点叉尾鮰除适合池塘饲养外,还适合于网箱环境。首先,由于性格温顺,鱼种进箱前经过适当训化即能很快适应网箱饲养;其次在网箱中活动范围小、耗能少,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均较池塘为好;另外由于在美国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对其营养需求了解比较全面,用标准配方生产的配合饲料完全可以满足其营养需要,在整个成鱼生产过程中不需再添加任何天然饵料适宜网箱规模生产。
加之近年来,我国加工的斑点叉尾鮰鱼片打入了国际市场,所以斑点叉尾鮰的网箱养殖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将十几年所积累的斑点叉尾鮰网箱饲养经验作一介绍,供养殖户参考。
网箱设置
1、设置网箱的水域条件:要求水质清新。在正常情况下含氧量应不低于4mg/L,透明度不低于40cm,没有特殊的工业污染。过于富养化的水体不适宜放置斑点叉尾鮰网箱。水深应不低于4米,如水太浅会影响到箱内外水体的交换速度,在因风力等因素引起网箱摆动移位时会增加水底异物挂破网箱的可能性。水域面积要与网箱的鱼类总产量相适应,一般把网箱的总产量平摊到网箱以外的水域面积上,平均每亩不应超过150公斤,如果该水域的水体交换条件较好,则可适当增加密度。
2、网箱的规格:面积4米×4米或5米×5米为宜,如果太小,单个网箱内的鱼群太小,不利于摄食,也不利于规模生产;如果太大,不利于操作。网箱的深度应视水域水深而定,如果水深允许,网箱的入水深度以2.5米为宜。网箱入水如果太浅,投饲时饮料从入水面到沉落到箱底的距离太短,不利于鱼类摄食,造成饲料浪费。由于斑点叉尾鮰没有跃离水面的能力,所以在保证网箱出水0.5米时,不需加盖。
3、网目:进箱4公分的鱼种需用0.8公分网目,12公分鱼种需用2公分网目。18公分以上可以进成鱼箱,成鱼箱网目一般用3—4公分。
4、网箱设置的位置应避开主航道。这样设置不影响交通,可以减少因船只来往而人为损害网箱的可能性,也可减少由船只往来噪音引起的鱼类应激反应。
网箱的排列应以便于水体交换为目地,以单列式最好,也采用四个一组呈田字形或全部双排。
二、鱼种投放
鱼种的投入要考滤市场的情况,最好是能够为常年供应、均衡上市提供条件,从而提高效益。所以在投入鱼种时,应在不同的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在每个网箱中则要求鱼规格尽可能一致)以达到常年供应,均衡上市的目地。
1、放养密度:根据饲养经验在4米×4米×3米的成鱼网箱中当存鱼量
超过2000公斤时有生长速度减慢的趋向。根据目前市场的要求成鱼出箱的规格应在500克到1000克之间,以出箱规格平均每尾700克,成活率90%计算,成鱼箱的入箱密度应为每箱3200尾,平均每平方米200尾。5米×5米×3米的网箱,每箱应放4500尾左右。具体操作时放养密度应视水质的好坏而适当增减。另外要注意,投放成鱼箱的鱼种密度与鱼种的规格大小无关。
2、放养规格:在湖北、四川、湖南等地的气候条件下,在饲料质量和投饲方法有保证的前提下,3月底规格为8—10公分(8—10克/尾)的年底可达到300—400克;12—15公分(12—22克/尾)的年底可达到500—700克;15—18公分(22—40克/尾)的鱼种当年8月底可达500—700克。按上述三种规格投放鱼种,大规格的可在当年9—12月销售,中规格的可在来年4—6月销售,小规格的在来年7—9月销售。至于各种规格鱼种所占比例,应视市场情况而定。
3、鱼种的进箱时间及应注意的事项:以每年11月、12月和来年3月、4月为宜。大规格鱼种因抵抗力较强,可以提前在春节前进箱。考滤到鱼病问题,小规格鱼种最好在春季进箱。根据经验,在水温低10度的1月2月最好不要对斑点叉尾鮰进行拉网和运输,否则极易受伤导致3月份发病。鱼种在出池运输以前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拉网训练,否则也极易使鱼种受伤,造成运输途中和进箱后大量的、长时间的不断死亡。15公分以下鱼种需先进鱼种箱暂养一段时间,然后再分入成鱼箱,18公分以上的可按饲养成鱼密度直接进入成鱼箱。
进入成鱼箱的鱼种必须经过筛选,尽量达到同箱中规格一致,保证同步增长,减少出箱麻烦。
4、鱼种质量要求:进箱的鱼种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对于那些因缺乏营养而尾巴细长,体质瘦弱的鱼种应掌握在水温12度以上再进箱,进箱后不久即可大量摄食,有利于恢复,如果进箱过早,长期不能摄食则可能造成大量死亡。
三、饲料
斑点叉尾鮰属杂食性,成鱼的天然主要是底栖生物、昆虫、和小鱼虾。在网箱中饲养的斑点叉尾鮰已基本上与天然饲料隔绝,完全靠人工投饲生活,所以投喂饲料营养价值是否能满足它生存和生长需要则是此项事业成败关健之一。
能量基础(可消化能千卡/公斤饲料)            3000
粗蛋白(%)                                 32
可消化蛋白                                   28
必须氨基酸(占饲料总量的%)       
精氨酸,%1.2   蛋氨酸+胱氨酸,              %0.64
组氨酸,%0.42 苯丙氨酸+酪氨酸,            %1.40
异亮氨酸,%0.73 苏氨酸,                    %0.56
亮氨酸,%0.98 色氨酸,                      %0.14
赖氨酸,%1.43 缬氨酸,                      %0.84
在配方时除考虑蛋白含量外,更要考虑各种必须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必须与上述营养要求相适应。
2、饲料配方:根据上述斑点叉尾鮰对10种必须氨基酸的需量,通过实测证实,一般配方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所以一般配方中都另加晶体赖氨酸。
根据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资料和我们在工作中实际应用的经验,表二列出几个实饲料配方供参考。
表二
原料名称 原料 配方组成
粗蛋白含量 鱼种料 成鱼料 越冬料
进口鱼粉 62% 10 5 5
豆粕 44% 40 40 25
膨化大豆粉 40% 8  
棉仁并 40%   5 10
菜仔并 36% 5 5 8
玉米蛋白粉 60% 5.3 10.0 
玉米(膨化) 8.5%    13
细米糠 12% 10 19.3 15
全麦粉 12% 18 10.0 18
植物油    2 2.3
赖氨酸   0.5 0.5 0.5
磷酸二氢钙 (含磷18%) 1.5 1.5 1.5
维生素添加剂   0.34 0.34 0.34
矿物质添加剂   1 1 1
Vc聚磷酸脂①   0.06 0.06 0.06
氯化胆碱   0.3 0.3 0.3
说明:①Vc聚磷酸脂含有效Vc10%。
②饲料抗胰蛋白酶含量不高于0.09%。
3、饲料加工:配合饲料的使用效果除受配方合理性的影响外,饲料加工质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对饲料诉加工有以下主要指标:
A.粉碎粒度:鱼用饲料对粉碎粒度的要求要比禽畜料高,一般要求原料粉碎粒度全部通过40目筛,60目筛上物不大于30%。
B.混合均匀度:混合均匀度的异变系数在5-10%,不能超过15%。
C.水分含量:要求南方不高于12.5%,北方不高于14%。
D.粉化率:饲料成品中不成型的粉料含量不高于2-3%。
4、饲料的粒径:饲料粒径必须与鱼体大小相适应。太大,鱼吞不进;太小,则会增加鱼类摄食的次数,增加体力消耗,加长投饲时间,有时还能造成饲料浪费。一般5-8公分鱼种用1毫米饲料;6-15公分鱼种用2毫米饲料;15-25公分用3毫米饲料;150克以上用4毫米;250克以上用5毫米。
四、投饲技术
1、投饲方法:在大网箱中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饲养斑点叉尾鮰,无论鱼的规格大小,都不要在网箱中设置饵料台,而应当以洒喂的方式引诱鱼群形成抢食习惯,这样的优点一是容易掌握摄食量;二是可以做到均匀摄食。饲料从进入水面到飘落网箱底有一个过程,而且面比较大,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鱼体大小、体质强弱都有机会接触饲料,因而不易造成大小悬殊。
2、投饲量:每次的投饲量都要按鱼类摄食情况决定,当从水面上看不到有摄食鱼群时即停止投喂。斑点叉尾鮰在网箱开口摄食的最低水温与水质及鱼体质有关。水质差的开口晚;体质好的开口早;体质差的开口晚。一般在8-10℃开始摄食,6℃以下不吃食。在湖北、四川、湖南的气候条件下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摄食。
每公斤鱼每天的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鱼体的增大而减少。4-5月份,水温在15-25℃之间波动,网箱内的鱼种规格在200克以下,此时的摄食量一般在2-5%之间,而越冬后的400克以上的成鱼摄食量一般在1-2%之间。6月至8月水温在25-32℃之间波动,鱼体重在200克以上时,网箱中鱼的摄食量一直保持在4%左右,9月份以后逐步下降。
五、成鱼运输
1、运输前的密集训练:
无论是饲养在池塘中或网箱中的成鱼或鱼种,在实行分箱、过筛或运输以前都是必须先行训练,以便提前排队体内积存的废物,如粪便、过多贮存的粘液等,使鱼逐渐适应密集环境,减少过度的应激反应,减少受伤,提高成活率。
饲养在网箱中的鱼的训练方法与池塘不同,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训练前12小时停食,训练时,先将箱中的鱼集中在三分之一箱内密集6小时不动,然后将三分之一的网箱再提,让鱼在十分密集的情况晴激烈翻腾5分钟,然后放开。每隔2小时再进行一次,共3次,做完以后就把网箱全部放开,这个过程共计12小时。鱼放开后可喂一次食,以后的24小时再重复一次即可进行运输。
实践证明,没有经过训练的斑点叉尾鮰在运输过程中体表的粘液层会成块的脱落,成活率较低。
2、运输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运输方法是氧气瓶充氧,这个方法具
有简便、运输密度高、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值得提倡。具体方法是:用钢板焊成箱体,在上部留有可以装卸鱼的口、口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