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斑点叉尾蛔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疾病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斑点叉尾鱼回烂尾病(Tail-rotdis-ease of channel catfish),造成鱼苗、鱼种大批死亡,给斑点叉尾鱼回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02年9—10月,我县几处养殖场均发生斑点叉尾蛔烂尾病,由于发现早,治疗及时,此病得到控制,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就斑点叉尼蛔烂尾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治进行探讨、总结,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病原
斑点叉尾蛔烂尾病病原体为嗜纤维菌(Cytophage colum-nari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通常是在池塘淤泥挝多,池塘水质不良,池塘施用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或在捕捞、运输等过程中操作不慎引起鱼体受伤等诱因存在时,才会感染发病。
    二、主要症状
    1.病鱼特征:发病初期,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摄食减少常游于岸边,病鱼与水面垂直作挣扎状游动,病鱼尾柄部皮肤变白,失去黏液,病灶处粘脏,肌肉红肿,继而尾鳍分支,尾柄肌肉溃烂脱落,细菌经创伤处组织感染全身,使病鱼伴有烂鳃及胸鳍、臀鳍充血现象。
    
2.死鱼症状:外部特征主要表现躯体消瘦,尾柄细长,体表有星状粘液布满全身,胸鳍、臀鳍呈现充血性浮肿,鳃盖及口腔充血,尾柄肌肉溃烂脱落,尾部骨骼外露。
     
3.剖检报告:内脏器官肝脏、肾脏肿大,肠道无食物或有少许食物,肠道壁充血,心脏水肿,部分鳃丝溃烂。
    三、流行病理学探讨
     
1.发病季节:斑点叉尾蛔烂尾病主要流行于春夏及秋季,冬季发生少,尤以立秋前后发病更为显著。在天气多变,水温20~25℃左右易发病。
     
2.危害个体:主要危害6—15厘米规格的鱼种,而成鱼不常见。
     
3.发病率:一般在60%~70%,高的司达80%,死亡率通常在70%,严重时可达80%以上。
     
4.病因分析
①拉网及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鱼体损伤或饲养过程中换水太急、水量大,造成鱼体冲撞受伤,感染发病。
②养鱼塘淤泥多、水质差,清塘不彻底或不及时消毒,水中有大量病原体,直接引起鱼体感染。
③饵料供应不足或者饵料单一,营养成份不全,造成机体营养不良,致使鱼体抵抗力减弱。
④放养密度大致使投饵量大,排泄量大造成养殖水体、底质严重恶化,诱发感染。
    四、诊断
    斑点叉尾蛔尾部皮肤黏液脱落,色发白、溃疡、粘脏,肉眼可见尾部皮肤溃烂可初诊。尾鳍充血,刮取尾部体表黏液于制片镜下观察,可见大量杆状细菌或短杆菌能确诊。
    五、治疗方法
    1.发病初期用0.2~0.3毫克/升强氯精全汕泼洒,隔天再泼洒一次。
    2.用大黄、氨水溶液3毫升/米3全池泼洒,连用两次,具体方法是:1千克大黄用0。3%氨水20千克浸泡12~24小时,药液呈棕红色后将药液和药渣用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间隔两天再用一次。
    3.食盐0.5%~0.7%与土霉素10—15毫克/升—浸浴48小晌。
    4.内服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每千克饵料含1-2克),连续投喂5—7天。
    5.施药7—8天后全池泼洒20克/米3的生石灰浆调节水质。
    六、预防措施
    1.定期对鱼池进行加水,保持良好水质,经常开动增氧机防止鱼体浮头,增强机体抵抗力。
    2.拉网及运输过程中,细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
    3.对水体定期消毒,可用生右灰30--40克/米3或强氯精0.3克/米3对鱼池全池泼洒,每10天一次,防止水中病原体的蔓延。
    4.使用的鱼具要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合理投放,避免饲养密度过大,一般亩放养3~5厘米左右斑点叉尾蛔苗种2万—2.5万尾为宜,且不宜搭养其它鱼类。
    七、注意事项
斑点叉尾蛔发生烂尾病后,使用高浓度的强氯精、二氧化氯等含氯药物,只能保持每天死鱼数量不增加,不能治愈此病,要采取综合治疗的办法,在水体消毒的同时进行内服药饵或药液浸浴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办法效果较显著。
治疗烂尾病期间,应避免操作不当引起损伤,当外观症状消失后还应使用药物控制病原体或对皮肤加以保护,确保病鱼皮肤恢复正常后再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