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鱼培育    (1)池塘条件  
    亲鱼培育池要求排灌水方便,面积3~5亩(15亩=1公顷,下同),水深1.5~2.0m,池底平坦少淤泥,以硬底质或沙质为宜,亲鱼放养前15d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亲鱼选择  
    亲鱼的选择标准为:年龄4龄以上(体重2kg、体长35cm以上),雌雄配比3:2~1:1。雌雄鉴别方法:雌鱼体形较胖大,腹部柔软而膨大,体色较淡,呈淡灰色,生殖器呈椭圆形,不突起;雄鱼体形较瘦小,腹部较扁平,体色较深,呈灰黑色,生殖器肥厚而突起,呈乳头状,其末端与皮肤分离。
    (3)亲鱼放养  
    放养密度为每亩150~200尾(300~400kg),同时搭配规格为50~100g的鲢、鳙鱼种300~350尾,以调节池塘水质。为防止争食而影响斑点叉尾鮰亲鱼的性腺发育,亲鱼培育池内禁止套养鲤、鲫、草鱼等。
    (4)饲料及其投喂  
    以配合饲料为主,结合投喂部分动物性饲料。配合饲料的营养要求为:粗蛋白含量35%~37%,粗脂肪10%左右,粗纤维4%~5%。根据饲料原料的来源,可参考以下配方加工饲料:鱼粉20%~25%、蚕蛹及动物内脏等10%~15%、豆粕30%、米糠8%、玉米及面粉各10%、无机盐及多维素添加剂3%、动、植物油3%~4%。投饲率根据水温的变化及时调整,水温12~18℃时,投饲率为1%~2%;水温20~25%时,投饲率为3%~4%;水温26~30℃时,投饲率为4%~5%。日投饲量视鱼的摄食、水质、天气情况灵活掌握,以投后30min内吃完为宜。为防止大小鱼及雌雄鱼间的争食现象,保证亲鱼顺产,要适当增加投饲范围和次数,每池设2~3个投饲点,日投2~3次。在亲鱼产卵前与产卵后一个月内,每天投喂一次鲜蚕蛹、畜禽内脏或小杂鱼虾等动物性饲料,加速亲鱼性腺的营养积累和转化,同时有利于产后亲鱼的体质恢复。
    (5)水质调节  
    亲鱼池的水质要求为:透明度30~40cm,溶氧量4.5mg/L以上,有机耗氧量8mg/L以下,pH值7~8.5,氨氮含量0.4 mg/L以下,铁0.5mg/L以下,硫化氢0.005mg/ L以下。调节水质的措施是:①定期注、排水,开春后将池水换去2/3,并加注新水,以后每10天左右冲一次水,每次加水20~30cm;产卵前一个月内,每3~5天冲一次水,每次加水5~10cm;在产卵期间保持产卵池微流水,以刺激亲鱼性腺加速成熟。②池塘植草,净化水质,水草种类有水浮莲、水花生等,植草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10左右。③每15~2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用量为每亩池塘15~20kg;每月全池泼洒一次沸石粉,每次每亩用沸石粉100kg;当水体中有机物增多,氨氮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时,结合使用光合细菌、ECO-MARINE(爱克玛利)等微生物制剂净化水质。
    
2、人工催产    (1)产卵池  
    可选用排灌方便的水泥池,面积80~120平方米,水深1.2~1.3m。也可选用原亲鱼培育池作产卵池。产卵池的放养密度为每5~6平方米放一组搭配好的亲鱼。
    (2)产卵巢的制作及设置  
    可选用高60~70cm、直径30~40cm的塑料桶制作产卵巢,在塑料桶的底部开一个口作为进出口,用尼龙网布将塑料桶原口封上即可。也可用白铁皮制作,铁皮的厚度为1mm,产卵巢的形状为圆柱形或长方形,长70~75cm,宽40~45cm,前端设一口径为15~20cm的进出口,后端用尼龙纱网封底。在产卵季节,将产卵巢卧放于距池边3m左右的产卵池底部,进出口端朝向池中央,并在口端系一绳子,绳子另一端系一浮子,以便检查产卵情况。产卵巢的设置数量为亲鱼配组数的50%~60%,间距4m左右。
    (3)药物催产  
    在5~7月,当水温稳定在22~28℃时即可进行药物注射催产。成熟亲鱼的选择标准:雌鱼腹部柔软、膨大,其头宽小于体宽,生殖孔及肛门红肿明显,用取卵器检查卵粒时大部分卵核已偏位;雄鱼头部肌肉发达,头宽大于体宽,体色深黑,腹部较小,肛门红肿不明显。雌雄比为3:2~4:3。催产药物的种类有PG、HCG、 LRH-A、DOM及S-GNRH-A等,以数种药物混合使用为宜。注射液用0.7%的生理盐水配制。采取2次注射法,第一次注射总剂量的1/10~1/8,隔30~40h后注射剩余剂量。当水温较低,亲鱼成熟度较差时,2次注射的间隔时间可延长到50~60h。雄鱼的用药量为雌鱼的1/2~2/3,采取一次注射法,即在为雌鱼进行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注射全部剂量。注射后的亲鱼放回到设置好产卵巢的产卵池中,让其自然产卵。此时产卵池要及时注水、充气或定时开动增氧机,有条件时最好保持微流水刺激,使池水溶解氧保持在6 mg/L以上。
    (4)卵块收集    
    完成最后一次注射将亲鱼放回产卵池24h后,开始检查其产卵情况。由于亲鱼的产卵活动大多在晚上或清晨,检查得太早会影响亲鱼的产卵活动,过晚则影响受精卵的发育,故每天检查产卵、收集卵块的时间以上午10:00~11:00为宜。当发现产卵巢中有卵块时应马上将其移走,以防亲鱼被惊动后吃食鱼卵。移卵时将卵块轻轻从产卵巢中取出,放入装有产卵池水的容器中并立即送往孵化池进行孵化。取卵和运输时要防止阳光直晒,产卵池与孵化池的水温温差以不超过3~4℃为宜。
    (5)人工孵化    
    斑点叉尾鮰的受精卵为沉性卵,孵化时须将孵块悬挂于水层中,并保持冲水、充气。主要孵化方法有:
    ①水箱充气孵化    
    水箱用铁皮或塑料制作,长1.2m,宽0.8m,高0.5m,用微型空气压缩机向箱底部充气,每箱放卵3~4万粒,每天换水一次。该法适合于小批量育苗生产。
    ②水泥池充气孵化    
    水泥池长3m、宽1.5 m、深0.7m,池底设有环形充气装置,每池放卵6~8万粒,每2天左右换一次水,用空气压缩机通过池底环形管向池水充气。
    ③环道孵化    
    在大批量生产时,可用鲤科鱼类的孵化环道,放卵密度为20一30万粒/立方米,将卵块放入10目左右的塑料筐内消毒后,连卵带筐挂在环道的水层中,水的流速控制在1.0~1.5m/min。
    孵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死卵死苗等污物,保持水质清新。在鱼苗出膜前2d左右(眼点出现前),每天用3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00mg/L福尔马林溶液消毒鱼卵,每次浸洗时间分别为10~15sec和4~5min。待仔鱼的卵黄囊消失,开食2~3d后,即可将其转入苗种培育池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