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养殖方法的技术要点
785
切换pc版

    1、鱼种投放:笋壳鱼的放养投苗时间应在天气暖和、水温22℃以上进行。投苗前池塘作常规清害消毒。投苗有如下两种情形:一是在每年 5~10月投放当年生产的3~5厘米规格的鱼苗,每亩8000~10000尾。在池塘的一角用网布围隔出一块小水面,鱼苗先投放在这里暂养标粗,提高成活率,15~20天后才拆除围网进入大塘生长,年底覆盖越冬大棚继续养殖,翌年4月可长至8~12厘米,此时可分疏养成。在珠三角地区投苗时间最好在10月份前,以便投放的鱼苗有段适应和长大的时间,应付冬天的到来;二是在每年的4~5月后水温回升稳定,可投放越冬后的大规格鱼种,每亩3000~5000 尾,利用其越冬后长速快的特点,当年可大部分养成收获。

    2、投饲方法:笋壳鱼游动少,耐饥能力强,一次饱餐可以多天不食,但在人工养殖中要定时定量投饲,以加快生长速度。在标粗鱼种阶段每天投喂 2~3餐鱼糜拌鳗料,进入大塘养成每天可减少为1餐,以绞碎的鱼肉拌鳗料为主,养殖后期也可直接投喂鱼肉碎块。通常养殖1公斤笋壳鱼消耗6~8公斤小杂鱼和0.3公斤鳗料,由于设有观察方便的手提缯网食台,每天的投喂量可酌情增减,以1小时内食完不浪费为好。

    3、越冬养殖:笋壳鱼在水温低于15℃有冻死的危险,因此越冬养殖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珠三角地区利用现有的越冬虾大棚便可安全过冬。越冬棚以杉、竹和钢丝绳搭建成框架,覆盖塑料膜而成,构筑要求牢固、不透风漏雨,注意池塘四周开有导流沟,不让外面的雨水流入,以保证越冬棚内的水温不致骤然下降。

    此外,冬天笋壳鱼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食饵少,应减少投饲量,避免水质变差和浪费饲料。

    4、水质管理:笋壳鱼耐低氧,并能在pH6.5的酸性水体和盐度为10‰的水中正常生长,不易因水质变坏而死亡。通常情况下,养殖水体以偏肥和褐绿色、pH值在7~8.5为好。成鱼养殖保持水深1.5米,每月每亩用10公斤生石灰全塘泼洒,在夏季视水质状况,可间隔使用含氯制剂全塘泼洒消毒。投放鱼种3个月后,每亩水面可套养60尾白鲢,有利水质的稳定。

  作者:珠海市斗门区海洋与渔业管理总站 梁健文 朱建洪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