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品系,原产于广西西江水系,融江河及其支流亦有分布。黄沙鳖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上乘,是淡水中的珍品,成为人们亲睐的营养滋补品。优质黄沙鳖市场销售价格140~160元/kg。融安县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黄沙鳖生长繁殖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野生黄沙鳖种质资源。1995年我县开始试验养殖黄沙鳖,利用融江河及其支流的自然野生鳖进行人工驯养,1999年首次实现黄沙鳖人工繁殖,10余年的生产实践,养殖成效卓著。
黄沙鳖绿色生态养殖,是依据黄沙鳖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创建良好的池塘环境,开展黄沙鳖健康养殖,生产绿色无公害黄沙鳖产品。
1 黄沙鳖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简介
黄沙鳖属爬行纲鳖科,体型较大,颈长,能完全伸缩至背甲后缘和壳内。背甲椭圆形,微隆起,黄绿色,具有不规则排列梅花斑,腹板扁平。腹甲稚鳖丹红色,成鳖淡黄色,可见数十条血丝线。指和趾间具蹼,3爪,裙边宽大肥厚。其背腹甲颜色,梅花斑及血丝线的清晰度是市场鉴别其品质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到销售价位的高低。
黄沙鳖生性胆小,喜欢安静环境。吃食、晒背时遇到惊动,立即弃食或停止晒背,入水钻泥躲避。如受惊过甚,宁可忍饥受饿,长时间隐藏不出。摄食生长水温为20℃~35℃,20℃以下食欲减退;15℃停止摄食;水温低于12℃开始休眠。开春水温升上15℃鳖苏醒,18℃开食;28℃~30℃摄食旺盛。水温超过35℃,摄食减少甚至停食。7~8月高温季节烈日曝晒的午后13:00~17:00,停止晒背;傍晚19:00至次日凌晨的4:00,常栖息晒背台、池岸乘凉避暑。水温20℃亲鳖开始发情交配,水温升至22℃连续10d,雌鳖开始产卵,产卵在水边2m处以内;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为28℃~32℃,低于20℃胚胎发育停止,达到37℃胚胎死亡,孵化积温为36000℃•h。水温急剧变化会对鳖造成生理上的伤害,直至死亡。水温骤变的最大适应值为稚幼鳖±2℃,成鳖±4℃。
黄沙鳖是肉食性为主,素食为辅的水生爬行动物,自然环境以鱼虾、螺蚌、水生昆虫、动物尸体为食。
2 生态养殖及繁殖技术
2.1养殖环境基本条件
融安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黄沙鳖4月5日前后开始从冬眠中苏醒,4月10日开始少量摄食;进入5月份摄食正常,7~9月摄食旺盛;10月中旬摄食下降;11月初停食;11月中旬开始钻入泥沙冬眠。亲鳖5月1~2日开始首批产卵,8月底产卵结束,年产卵3批次,7月初首批受精卵孵化出壳。养殖生产可以依此进行季节性安排。
2.2鳖池配建
养殖场所设址符合黄沙鳖生活习性的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鳖池背风向阳,便于鳖晒背。养殖用水符合NY5051渔业水质标准。依据养殖规模修建面积相适宜的亲鳖池、孵化池、稚幼鳖池和成鳖池。池塘增设竹木板筏食台、晒背台,亲鳖池增设产卵沙场。鳖池四周安装1m高“T”或“7”字型砖砌三面光防逃墙或钢丝防逃拦网,防止黄沙鳖攀爬逃逸。
2.2.1亲鳖池
300~500m 2,蓄水深1m。
2.2.2稚鳖池
10~20m2,蓄水深30~50cm。
2.2.3幼鳖池
50~100m2,蓄水深70~80cm。
2.2.4成鳖池
1300~2000m2,蓄水深15m。
2.2.5孵化池
2~4m2,高70cm。
2.3鳖池清淤
在2~3年饲养周期中,结合干池捕捉,进行鳖池清淤,使其池底淤泥保留20cm,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富集的同时,保障黄沙鳖有泥层钻入,安全越冬。
2.4成鳖养殖方法
放养密度1~2只/m2,经二个生长周期饲养,可长至750g/只商品鳖出池规格,开始捕捉上市。
2.4.1水源
引自江河,湖库自然水域,水质清新无污染,避免污水影响鳖肉品质。
2.4.2养殖方式
成亲鳖采用常温养殖,生长期8个月,休眠期4个月,让其在自然条件下越冬,保持黄沙鳖自然栖息和生活习性,确保其优良特质。
2.4.3投喂
2.4.3.1定质
养殖全程安全投喂动物性鲜饵,主要投喂小杂鱼虾、螺蚌、低值鱼、冰鲜鱼和畜禽下脚料等,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避免饲料添加剂,生长素,激素等影响商品鳖肉质。配备冷藏设备,避免动物性饲料腐臭变质。
2.4.3.2定时
水温18℃~20℃时,1次/2d;水温20~25℃时,1次/d;水温25℃以上时,2次/d,分别7:00~8:00,17:00~18:00投喂。
2.4.3.3定量
依季节气候变化投喂鳖体重的5%~10%,控制1~2h吃完为宜。
2.4.3.4定位
饲料投喂在食台上。
2.4.4鳖病防治
严格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原则,池水消毒选用生石灰,常规含氯消毒剂,内服药物选用中草药,土霉素等高效无残留药物。按NY5071渔业药物安全使用准则规定用量饲料添加投喂,避免滥用药物污染水质和药物残留。
2.4.5水质管理
2.4.5.1水质调控
调控水质肥活、爽嫩,池水透明度保持35~40cm,水色维持油绿色或深褐色。
2.4.5.2施肥
水质培育施用农家肥、绿肥或沼气水,避免施用化肥,防止化肥污染。
2.4.5.3换水
间隔10~15d冲注新水,池水交换量为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