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病毒病是由中华鳖病毒及虹彩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一)病原
中华鳖病毒(TSV),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为30纳米,病毒的结构蛋白由5条多肽组成,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85、60、55、18和12kD,其中18kD多肽的含量最多,其次是12kD的多肽。在鲤上皮瘤细胞(EPC)株中增殖引起细胞病变,形成许多小空斑,空斑逐渐扩大,以至全部细胞脱落;不产生包涵体。将培养细胞扩增的病毒液和从病鳖粗提的病毒液,通过舌腿基部分别注射到健康鳖的腹腔内,3-4天后都开始产生出血点,4-5天开始出现死亡,2-3周内全部死亡。可能是一种无囊膜的病毒。虹彩病毒,为有囊膜的脱氧核糖酸病毒,直径100-120米;在15-30℃范围内能在草鱼卵巢细胞、鲤鱼上皮细胞、草鱼肾细胞中增殖,但不能在大鳞大麻哈鱼发眼卵细胞、虹鳟肝细胞、狗鱼性腺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其中在草鱼卵巢细胞中的滴度最高,最适复制温度为25-30℃,此时2天细胞病变可达90%以上;病毒最高滴度每0.1毫升可达1010半数细胞病变剂量以上。在感染了病毒的草鱼卵巢细胞单层上覆盖琼脂后2-3天,能形成直径约1-1.5毫米、边缘清晰的空斑;细胞病变的主要特征是先形成空洞,然后迅速扩大,直至整个细胞单层破坏。病毒对氯仿、酸(pH3)、碱(pH9)敏感,脱氧核糖核酸抑制剂能抑制其复制过程。 
(二)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每年初春和夏未有两次发病高峰,死亡率高达60%以上。 
(三)症状
疾病早期,病鳖的颈部、背部和腹部皮肤充血或出现小出血点,接着出血点增多、扩大,有的鳖因腹甲布满出血点而呈红色,接着在体表任何部位均可出现出血性溃疡,嘴巴烂,随着病情加重,溃疡由少量、小面积而扩大变多,并向体表深层发展,直到出现穿孔等重症。剖开腹部,可见肝脏、脾脏、肠壁等充血。在肝的被膜下有大小形状不一的出血区;肝脏、脾脏、胆囊明显肿大,特别是肝脏肿大后,有的可超过等体重健康鳖肝的1.5-2倍;肠内无食,也无黄色黏液;肿大充血的肝脏、脾脏、肾脏等组织失去弹性,且易碎;胆管增生,肝、脾、肾、心、肠、肺等器官的组织、细胞均不同程度地受损。解剖人工感染病毒尚未出现体表症状的鳖,最早出现病变的器官为肝脏和脾脏。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进行超薄切片或病毒分离培养作出进一步诊断。 
(3)血清学检测 
①双向免疫扩散测试:1%琼脂铺在直径为5厘米的平皿中,打上梅花型的孔,在中心孔内加入经过或未经过鲤鱼上皮瘤细胞裂解液吸附的中华鳖病毒抗体1毫升,在侧孔内分别加入患病中华鳖组织匀浆液、中华鳖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液、经差异离心提纯的中华鳖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鲤鱼痘疮病毒、对虾杆状病毒、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健康中华鳖组织匀浆液等待检样品0.5毫升,作双向免疫扩散测试。结果是:用未经细胞裂解液吸附的中华鳖病毒抗体与经差异离心提纯的中华鳖病毒产生2条沉淀线;经过鲤上皮瘤细胞裂解液吸附的中华鳖病毒抗体与同样的抗原中华鳖病毒反应,只产生l条特异的沉淀线;而与其他病毒及健康鳖组织匀浆液均不产生免疫沉淀线,说明中华鳖病毒与其他5种鱼、虾病毒之间缺少血清学相关性,可作出诊断。 
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显示,病鳖组织匀浆液、中华鳖病毒细胞培养液及经差异离心提纯的中华鳖病毒稀释100倍与中华鳖病毒抗体都呈阳性反应,而其他5种鱼、虾病及健康鳖组织匀浆液与中华鳖病毒抗体都呈阴性反应,可作出诊断。 
(五)预防措施 
(1)养鳖场地、水体、工具、食台都要进行清扫、消毒。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3)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泼洒复合光合细菌、玉垒菌等,保持环境优良、稳定,提高鳖体抵抗力。 
(4)注射中华鳖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六)治疗方法
尚未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