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述两类疾病由病原体引起外,还有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引起的鳖病,以及饲养管理不善引起鳖体生理机能失调的疾病。
(1)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 由于过量投喂腐烂的鱼肉、霉烂变质的饵料(干蚕蛹)等,使鳖偏食,导致饵料中的变性脂肪酸在体内积累,造成代谢功能失调,导致脂肪代谢不良症。
【症状】剖开腹腔即能嗅到恶臭味,原来乳白色或粉红色的脂肪组织变成土黄色或黄褐色,肝脏变黑,骨质软化。病情严重者,身体隆起较高,腹甲暗褐色,有浓厚的灰绿色斑纹,四肢、颈部肿胀,表皮下出现水肿,整体外观出现异样。患病后的鳖不易恢复,会逐渐形成慢性病,最后停止摄食而死亡。
【防治方法】
① 保持饵料新鲜,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食物,在饵料中经常添加1‰维生素E。
② 用人工配合饲料和动物鲜活料轮换投喂,一般不会引起此病。
(2)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疾病 ① 水质恶化(氨中毒)。鳖长期饲养在发黑、发臭、有害细菌和藻类大量繁殖、病原体孳生的水体中,会引起传染病发生。当水体氨的含量达100毫克/升以上时,鳖会患氨中毒病,症状是四肢和腹甲部出血、溃疡,随着病情的发展,甲壳边缘长满疙瘩,并逐渐溃烂。特别是在稚鳖、幼鳖阶段,更容易中毒生病,以致引起腹甲柔软发红,身体萎瘪,肋骨外凸,背甲边缘逐渐向上卷缩,边缘部呈刀削状,常爬上池边不吃不动。稚鳖、幼鳖一旦患此病则较难恢复,生长严重受阻,导致陆续死亡。
② 大小混养,放养密度过高。鳖性凶猛,如果池内放养的密度过高,放养的鳖大小不一,水质清澈,池中又没有养殖水葫芦或设置隐蔽物供其隐蔽,就会引起争斗,甚至会造成弱肉强食、伤残,引起其他疾病的感染。
(3)冻害和暑害 幼鳖在越冬期间特别是在露天池越冬,很容易遭受冻害而引起大批死亡。另外,在炎热的盛夏季节,如果没有采取遮阳降温措施,饲养池水温过高,则鳖的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抗病能力降低,也容易感染疾病。
造成越冬死亡的原因很多,如开始越冬时鳖体受伤或水温低于15℃时清池计数使鳖受冻,都可能造成冬眠后鳖的死亡。此外,池中有害气体太多(硫化氢、甲烷等)会使鳖中毒。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质量不高,特别是雌鳖产卵后得不到补养,体内营养积蓄及热量过度缺乏,也易造成越冬死亡。为防止鳖越冬死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越冬前和越冬期间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