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之腐皮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
1136
切换pc版

[病名]腐皮病

[病因]又称鳖溃烂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

[流行情况]全年发生,水温25℃以上为发病高峰期。危害幼鳖及亲鳖。常引起稚、幼鳖大批死亡;成鳖、亲鳖经治疗后,溃烂处常结痂而获痊愈,但病程较长。

[症状]病鳖皮肤组织发白或发黄,脖子、四肢、裙边表皮腐烂,表皮脱落、头部溃烂,腹甲、颈出血,四肢溃烂,严重者腹面腐烂成洞穴。


[
关键字及对应插图]

关键字

图片

脖子、四肢、裙边表皮腐烂

表皮脱落、头部溃烂

腹甲、颈出血,四肢溃烂

腹面腐烂成洞穴


[
诊断]
根据病鳖出现体表溃烂,颈部出现大疙瘩病灶和流行季节可作出诊断。


[
预防方法]

1、鳖放养前用浓度为30毫克/千克的氟哌酸进行浸洗。水温20以下,浸洗4050分钟;水温20以上,浸洗3040分钟。

2、在饲养过程中,应视鳖的大小及时进行分养。

3、每周全池泼洒浓度为23毫克/千克的漂白粉。

[治疗方法]

1、用浓度为10毫克/千克的磺胺类或链霉素浸洗病鳖48小时,反复几次可痊愈。

2、每千克体重鳖投喂0.05毫克的土霉素或四环素药饵,或用浓度为40毫克/千克的土霉素或四环素水溶液药浴4872小时。

3、也可用龙胆紫涂抹,治愈率为70%~80%。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