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养殖常见病腐皮病的防治技术
536
切换pc版

    腐皮病是以产单胞菌为主,包括假单胞菌及无色杆菌等数种细菌感染而引起,此病在鳖的生长季节均可发生,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特别是人工控温养鳖场,患病机率一般可达50%,死亡率有时上升到10%以上,患病鳖即使不死亡,生长也受到影响,外观难看,甚至失去商品价值。腐皮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还能导致疖疮、穿孔等并发病的发生。

    腐皮病的致病原因可能是:①鳖相互搏斗咬伤后,或机械损伤鳖的皮肤后细菌感染所致;②养殖环境恶化,尤其是鳖缺少晒背环境;③养殖密度过大,经常吃腐败变质饲料等。

    1.诊断

    腐皮病很容易辨认,患病鳖的旧肢、颈部、尾部、裙边等处的皮肤腐烂坏死,形成溃疡甚至脱落,病重者颈部肌肉外露或四肢骨露出,脚爪脱落,解剖可见病鳖肝脏、胰脏病变,肠道充血,口腔、咽喉出血、发炎。

    2.防治

    ①稚、幼鳖放养密度保持在每立方米50只以下或2.5千克以内,严格控制养殖密度;②保持池水清洁,每周每立方米用生石灰20~50克全池泼洒可起到预防作用;③发病季节前投喂磺胺胍药饵,按每千克鳖用药0.2克,第2~6天药量减半;④每千克鳖用0.1克四环素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次,同时每立方米用40克土霉素洗浴2~3天,外消毒配合内服药,治疗效果显著。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