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后河蟹养殖的五个技术要点
640
切换pc版

  入秋以后,河蟹进入到最后的育肥养成阶段,怎样才能提升河蟹的饱满度、外观品相及口味质量,确保全年的经济效益。

  1、减少应激反应: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的变化也随之加大,河蟹的食欲会发生变化,容易引消化不良而死亡,这时尽量做到水温及水环境不要有过大的变化。

  2、溶氧要充沛:一般河蟹已进入最后一次蜕壳阶段,通常还能增长10--15%,对溶氧的需求以及排泄物也日益增多,每天坚持开启增氧设备3-4小时,保证池塘水体溶氧充足,以促进河蟹的新陈代谢。

  3、饲料投喂:在投喂动物性饵料的同时,适当添加一些青饲料(如水草、浮萍、水花生等),一般投喂次数分为早晚两次,必要时可以增加投喂次数,晚上投喂量占到全天数量的60-70%,投喂量以投喂后2-3小时后基本吃完为宜。

    4、水质调节:首先调节好水位,秋季应保持在1.3~1.5米,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池水透明度小于20厘米的,每亩可用生石灰15公斤全池泼洒;大于40厘米的,酌情施用有机肥,培肥水质。其次定期换水,以一个礼拜调节一次为宜,可先加注新水,每次换水量在池塘总量的20%左右,注意水质新鲜。

  5、不要轻易用药:以预防为主,可适当用一些生物制剂,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进行消毒,对于已成熟的河蟹,养殖户应及时捕抓出售,以免影响收益。

  作者:丹阳市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 杭剑飞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