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笔者接到江苏省常州市一河蟹养殖户报告其养殖的河蟹出现黑鳃病后,经现场诊断与实验室检验,确定了病原菌种类与防控方案。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基本情况
该养殖户共有3个20亩的露天池塘,每亩放蟹苗1200多只,蟹苗最初投放规格为6-7克。6月20日,养殖户发现河蟹活力降低,出现大量死亡,每天死亡近百只,几乎用了市场上所有常规渔药,但均未见效。由于对该病的病原不清楚,因而果断进行了问诊。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图1 病蟹黑鳃
肉眼检查:病蟹平均体重50克,活力差,行动迟缓,呼吸困难。解剖检查:病蟹鳃发黑,肝胰腺呈暗黄色。实验室检查:从病蟹的肝胰腺中分离出形态均匀、大小一致的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通过对分离菌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结果证实分离菌为气单胞菌。故确定该病为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图2 病菌分离照片
三、治疗方案
采取外泼和拌料内服生物杀菌剂AB的治疗措施。具体为:全池泼洒AB(主要成分噬菌体),每亩水面1米水深250克,隔天再以相同剂量全池泼洒一次,10天后再以相同剂量全池泼洒一次;同时拌料投喂,每公斤饲料拌饲AB 12克,连续投喂30天。按照该方案使用后,病蟹即痊愈。
四、小结与讨论
1、通过对该养殖户的河蟹养殖情况调查以及诊断结果,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
(1)淤泥过厚。
蟹池淤泥积累较深,含有大量有机质,为病原菌滋生提供了温床。一旦水温升高,病原菌大量繁殖生长,增加了细菌病发生的风险。通过对水体中气单胞菌含量的检测发现,发病池中气单胞菌浓度为670个/mL,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2)饲料质量欠佳。
该养殖户自制河蟹饲料,长期投喂自制饲料,容易引起河蟹营养不均衡,河蟹的抗病力和免疫力受到很大影响。一旦遇到台风肆虐,再加上病原菌侵染,很容易发病。
2、5-9月是河蟹黑鳃病的发病高峰期,在此期间要做好河蟹黑鳃病的预防措施,严格把好饲料质量关。
此外,还要考虑到抗生素使用对病原菌耐药性和河蟹质量安全的影响,故建议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生物杀菌剂AB等抗生素替代品,同时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做好养殖水体的消毒杀菌工作,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要每隔10天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生物杀菌剂AB。
3、养殖河蟹一旦出现黑鳃病,要进行科学试验分析后再用药,切记盲目使用化学消毒剂、杀虫剂。对病死河蟹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养殖池塘之间的交叉感染。
来源:水产前沿(微信号:fishfirst)
作者: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曹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