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2号已来,不少养殖塘口已出现泥皮现象。经常观察会发现泥皮多的塘口有这几个现象:池水清澈见底,底部有淡淡的青绿色,有些底皮上部满气泡。
同样也有许多养殖户塘口水质清爽,塘底无底皮。
通过询问会发现起泥皮的养殖户,一般上水很早。有很多一部分2月11号就上水,一直到3月11号左右一直没肥水。
泥皮现象因何而起?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要了解泥皮的起因。
1、通常在河蟹早期的养殖过程中,水位低且水质清澈见底(给底部营造出良好的光照环境)。   

底栖藻类茁壮生长
2、养殖蟹塘一般存在环沟,然而环沟底部一般不易晒干。(留有一定的物质营养基础)。
3、塘内其它水生植物没开始生长(缺少有力的竞争对手)
4、所以刚开始,底栖藻类滋生,易遍布于塘底表层。一旦遇到营养耗光,或者其他不利条件易出现衰败、死亡、腐烂现象,并随着表层的粘土,形成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泥皮!

(你是风儿,我是泥皮,潇潇洒洒,聚于下风处!)
然而泥皮就仅仅是泥皮?
其实不然,仔细看泥皮就会知道!

(打人不打脸,晒底会有皮——我就是泥皮!)
1、它上面长有藻类,会消耗土壤肥力
2、浮起的泥皮上绝大多数为死藻,不能只知蓝藻而不知底泥,底泥也会产生毒素!
3、腐烂的有机质也是病菌的温床,随着风向挂在伊乐藻上,阻碍伊乐藻的生长!

(当泥皮遇到了伊乐藻!——这是和稀泥么,让不让草活了!)
4、河蟹的食性会导致河蟹一旦缺食,会食用!
其次是养殖户对肥水的不理解!
肥水有何意义?1、前期肥水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提高溶氧,促进益藻生长稳定水环境,增加天然饵料。

(肥水第二天(切断光源,抑制生长,培养竞争对手))

(肥水一星期(水体中藻类已张成,底部光照强度下降))
2、促进饵料吸收利用,降低水体透明度,营造河蟹喜欢的避强光喜弱光的生物学环境,延长河蟹活动时间,促进河蟹蜕壳翻倍率。
3、加快水草生长,同时抑制青塔生长。
4、肥水可以为螺蛳提供充分的饵料,增大其抱卵量。
如何治理泥皮现象?我们可以借鉴以下一例
泥皮处理案例,兴化徐扬客户赵德红,养殖面积30亩,主养螃蟹(1000只/亩)3月19号观察发现底部起底泥,水中伊乐藻挂满泥渍,下风口聚集大量底泥。
处理措施:
1、飘起的底泥能捞起的都捞掉。(直接处理污染源)
2、捞不掉的底泥,使用最好以过氧化硫酸氢钾复合盐为主的化学底改,晴雨天都可以使用,且不伤草!(北京水世纪的全效底改)5亩/袋
氧化有机质切断营养源
3、使用水博士全池泼洒解除水体中藻毒素,3亩/瓶
防止藻毒素残留
4、在3月20号使用肥水产品肥水旺+纳米黑金6—8亩/套(3月19号晚上浸泡)(切断光源,抑制生长,培养竞争对手)
经过处理:
3月22号回访跟踪调查:水质清爽,底泥消失,无青苔,草体发青!

处理前

处理后
 
本文作者:水世纪华东团队 赵强林
微信公众号:beijingshuish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