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类是环节动物门蛭纲的俗称,有2000多种,体形一般扁平而狭长,寄生于淡水鱼的蛭类属吻蛭目,俗称水蛭,多寄生于鲤、鲫、鳃盖下和河蚌外套膜内,也寄生于黄鳝的鳃孔及体侧吸取其血液,是养鳝业的一大害。大量寄生时会引起鳝体贫血和继发性水霉病,严重时病鳝不摄食和失血过多,造成大量死亡。病原体在长江流域各地都有,湖北的汉川、随州、京山、天门等地,江西省鄱阳湖周围的进贤、南昌等县市来函反映,都有危害黄鳝的许多例子,对黄鳝人工养殖造成严重威胁,是黄鳝养殖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笔者在各位专家研究的基础上,又反复做了防治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危害实例 
1.1 1997年9月1日,京山县新市镇四岭村七组村民任恒兴第一次自养黄鳝,面积187m2,没有参加培训,没人搞技术指导,只凭书店购回的养鳝书一本。第一次是6月份,在市场上购回黄鳝100kg,放入池中两天后发现死鳝现象,就用药物消毒治病。由于书上用药单位印错,把克印成千克,100kg黄鳝全部死光。第二次是8月上旬,又购回黄鳝190kg放入池中,又发现黄鳝慢慢死亡。9月1日托人找我去,户主人捕来病鳝3尾供检查。其中一尾黄鳝体表上寄生有5条黑色水蛭,经细看绝大多数为黑色拟扁蛭,鳝体表有许多小出血点,尾尖血流不止。对其用2%浓度的NaCl水浸洗,5分钟后水蛭从鳝体表逐个脱落下来,10分钟才完全脱落。但病鳝被NaCl盐水浸洗得难受,放在清水中暂养观察也不吃食,三天后还是死掉了;而将浸洗下来的水蛭清水暂养观察,水蛭却十分正常。另两尾半死不活的病鳝,一尾肛门红肿出血,解剖观察,不见其它寄生虫;另一尾浑身鲜血,看不清体表有否水蛭,无法救治。共查3尾,都是头大于躯干,尾极细。再去察看池水,发现池中放有大量麦杆、烂草,池水发臭。检查结论是:因8月池水高温,麦杆等腐烂发臭,水质严重污染,水蛭大量繁殖寄生,加之投喂饲料不足,大部分是因饥饿、失血衰竭而死,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彻底清除烂草,排掉臭水,加换新水,每半月用鱼虾安消毒一次。在9、10两月晴天投喂河蚌肉,先用高浓度NaCl消毒杀灭蚌肉上的水蛭,再用清水洗去浓盐和水蛭后投喂。11月初该户收获65kg出售。结果很不理想,只占放养量190kg的34.2%。可见水蛭危害之大。 
1.2 1998年8月中下旬,从南昌县新联乡(鄱阳湖畔)市场购进黄鳝487kg,分别放养在100m2池75kg,200m2池130kg,300m2池282kg的稻田池中。虽然放养时都用1~3%NaCl水进行过5~10分钟的浸洗消毒,从表面上水蛭已掉了。从放养后十天的统计数字看,成活率分别为99.6%,99.8%、98.4%,因为饵料适口、充足,水质好,放养成活率高。但由于以后在鳝池中暂养了大量河蚌,河蚌内寄生有大量中华颈蛭,加之放养黄鳝时,水温太高,鳝体浸洗时间短,体表拟扁蛭清除不彻底,10、11两月发现将死的黄鳝头大躯干细,身上寄生有多条大小颜色不同的水蛭。细查分类统计为:拟扁蛭条数占81%,中华颈蛭约占19%。因此,鳝体表有许多出血点,对已死的黄鳝却看不到水蛭,浑身都是血红的。虽然在养殖过程中多次采用CaO消毒、调节水质,仍无济于事。1999年元月起捕依次分别为58kg,98.5kg,207kg,起捕率分别为77.3%,75.8%,73.4%。这批黄鳝从入池到起捕都没有出现过大批死亡现象,都是少量零星死亡,从捞起的死鳝、弱鳝统计来看,95%以上都是水蛭的危害所致。 
2 防治试验 
2.1 试验前提 
因市场价格看好,出现大批农户养鳝,但成功率仅有10%,研究许多黄鳝养殖户失败的原因,其中鳝病危害最严重者之一是水蛭。 
关于对水蛭病害的防治,以前有不少专家学者做过不少有益的试验,如四川省水产研究所赵云芳学者,用5mg/L孔雀石绿水浸洗寄生有水蛭的黄鳝,30分钟时开始脱落,3小时水蛭全部脱落并死亡,而黄鳝则十分正常。 
还有专家以5mg/L高锰酸钾水,20mg/L丑牛液分别杀灭水蛭效果很好;以同浓度的上述液杀灭有水蛭吸附的水葫芦,则吸附其上的水蛭全部脱落并死亡,而水葫芦则无影响。 
还有专家试验,将寄生有水蛭的黄鳝放入90%的晶体敌百虫10mg/L水中浸泡10~15分钟或以10mg/LCuSO4浸洗5~10分钟,能使水蛭脱落致死。 
2.2 防治试验及结果 
2.2.1 材料与方法 
笔者则以目前尚未发现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且市场上最容易购买的CuSO4,作为防治水蛭的主要药物进行了试验。同时也用高锰酸钾做了对比试验: 
5月16日,天气大雨转中雨,水温20℃,用10mg/L CuSO4在白色搪瓷面盆中,对6尾幼鳝进行了浸洗试验,其中2尾鳃部与体侧寄生有拟扁蛭,一尾寄生有3条,一尾寄生有2条,其余4尾均没有寄生水蛭。当浸洗到19分钟时,寄生有2条拟扁蛭的才从鳝体表脱落下来,寄生有3条拟扁蛭的黄鳝体表上尚没有脱落。直到20分钟向容器中冲加水时,水蛭才从鳝体表全部脱落下来。检查鳝体表水蛭寄生处,有许多小出血点。细观察脱落下来的拟扁蛭全部死了,再将其放入清水中待一天,第二天再观察,确实没有一条能复活的。对浸洗的6尾幼鳝,经换水三次后进行暂养观察。当天下午4时投喂蚯蚓6条,重1.83克,晚10时吃4条,翌日7时半吃完;17日又投蚯蚓7条2.8克,下午6时吃5条,余下2条晚上吃完。 
2.2.2 对浸洗幼鳝成活率及生长情况观察 
为了进一步观察其成活率及生长情况,5月18日对6尾幼鳝称重为87.885克,尾均重14.65克(详见表),到5月31日止计14天,共吃蚯蚓34.94克,试验末称鳝重为91.5克,增重3.615克,饵料系数为9.665,幼鳝成活率为100% 
2.2.3 大池施用CuSO4的观察 
为彻底杀灭1998年池泥中遗留下来的水蛭,对100m2、200m2、300m2稻田池,于5月15日进行了10mg/L CuSO\-4全池泼洒浸泡试验。洒药后不久,只见没有被捕尽的黄鳝身在泥中,把头颈伸出水面呼吸。第二天达24小时,将其捕起来检查,体表已不见水蛭,黄鳝却还是活的。但因体表曾寄生水蛭太多、伤口太密,浑身都是鲜红的。将其在清水中暂养一夜,第二天却还是死掉了。三池浸泡三天后放干池水,又重新做成稻垄,再放进新水后用生石灰消毒。一周后池水毒性消失,却又见池水中出现了多条活泼健康的黄鳝。将它们捕起来一一检查,体表完整无伤,没有发现一尾黄鳝寄生有水蛭。由此可知道:健康黄鳝即使在10mg/L CuSO\-4泥池中浸泡72小时,也完全能忍耐,而且能很好地活着;而受到水蛭多处寄生的黄鳝则无法生存。 
2.2.4 高锰酸钾水浸洗试验 
5月14日,天气晴到多云,水温22~24℃,用5mg/L 高锰酸钾水,在塑料桶中浸洗3尾寄生有水蛭的幼鳝20分钟,虽然水蛭能脱落下来,但将其在清水中暂养观察,水蛭都不能致死。 
3 讨论 
3.1 从防治试验的一系列试验观察,用10mg/L的CuSO\-4对黄鳝体表寄生的水蛭,进行浸洗防治是安全有效的。尽管如此,但使用时还是要注意:一是要用CuSO\-4纯品,以便准确计量;二是要根据水温灵活掌握浸洗时间约10~20分钟,水温低时,时间可长一些,水温高时,时间可短一些;三是要随时检查寄生在黄鳝体表的水蛭是否真正地脱落了。如浸洗时间达到20分钟以上尚未脱落,可向容器中冲加新水使其脱落。如已全部脱落,可换水2~3次后暂养观察,再入养殖池。用10mg/L CuSO\-4不仅在容器内浸洗寄生有水蛭的黄鳝安全有效,用于大泥池中杀灭水蛭也同样安全有效。当然,对于寄生有大量水蛭而体表受伤严重的黄鳝,不要图简单用药,要将其大量捕起来分别谨慎于以处置。否则,会造成病鳝大批死亡,带来过大的经济损失。注意用CuSO\-4水浸洗病鳝,别用金属容器。从观察到的生长情况来看,似乎饵料系数过大,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阴、雨天多,总共14天就有6天下雨,一天多云转阵雨,一天小雨转多云,2天阴天,三天多云,一天晴天;二是水温低,18~20℃就有10天,达22℃以上只有四天;三是刚用CuSO\-4消过毒,身体正处于恢复期。在试养过程中看到,鳝体上先渐渐长出一层白色薄膜,7天后白膜才开始脱落,进入第十二天才完全脱落,到第十三天6尾幼鳝完全恢复正常。 
3.2 关于使用5mg/L的高锰酸钾水,对寄生有水蛭的黄鳝浸洗20分钟,效果不显著,笔者认为有待进一步试验。 
3.3 关于使用1~3%NaCl水浸洗寄生有水蛭的病鳝,以前实践过多次,在水温25~29℃范围内,浸洗5~10分钟,水蛭可脱落下来,但不能使水蛭致死;浸洗时间稍长,黄鳝又承受不了。 
3.4 关于使用孔雀石绿水浸洗寄生有水蛭的黄鳝,效果虽然很好,但笔者从有关科技资料了解到,孔雀石绿是致癌物质,在发达国家早已禁止使用。为了人类的健康与安全,笔者不敢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