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大实蝇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措施探讨<br>巫山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 聂兴平
408
切换pc版
    柑桔大实蝇(Tetradacus Citri Chen)属双翅目,实蝇科,其被害果称为蛆柑、蛆果。是国际国内的植物检疫对象,也是巫山县局部地区危害柑桔的重要害虫,严重的制约了巫山县柑桔生产的健康发展和对外交流。在八十年代,经过“八年抗战”,巫山县境内曾一度根除柑桔大实蝇的发生和危害。九十年代末,该虫又重新“死灰复燃”,并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根除该虫的发生危害,使柑桔产业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从2000—2003年,在开展柑桔大实蝇发生情况普查的同时,对其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制订了综合的防治措施。
1 分布与危害
  柑桔大实蝇在巫山县柑桔主产区(曲尺、大溪等乡镇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该虫以幼虫危害柑桔果实,被害果实未熟先黄,落地腐烂,失去商品价值。全县共发生面积2500余亩,重发生区的洛阳、抱龙、培石等乡镇危害株率达100%,蛆果率达2—96%,平均35%。2002年,仅福田镇摘除处理蛆果、怀疑果就达7万公斤。由于柑桔大实蝇的发生危害,部分果园损失严重,少数园子几乎绝收,2000年就有部分果农砍树毁园,这给当地果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2 发生危害规律与生物学特性
  柑桔大实蝇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成虫于4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先后羽化出土,盛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5月中旬开始交尾,6月上旬到7月中旬产卵,每雌可平均产卵48粒以上,产卵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卵期一个月左右,卵于7月上旬至9月下旬先后孵化,9月中旬为盛期。幼虫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中旬先后老熟,出果钻入土中化蛹,盛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化蛹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盛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越冬蛹于4月下旬当气温上升到19—20℃时开始羽化出土,蛹在土中的分布一般以表土5寸以内最多,越深越少,但也因土壤的结构而异,砂土较粘土深,已翻土较未翻土深,越冬蛹在羽化前土壤温度过高,对其羽化不利,甚至死亡。在山坡及丘陵地带,落果常远离柑桔树面,将影响在果园内的分布。
  成虫羽化时间是在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特别是9时至下午1时最多。羽化时适宜的温度是21℃左右,24℃以上,羽化数量下降,相对湿度70—80%最为适宜,土壤干燥,对羽化不利,因此,在雨后天晴的日子羽化最多。
  初羽化出土的成虫需要取食补充营养,常群集在果园附近的竹林或青杠林内取食蚜虫等分泌的蜜露作为补充营养(这是利用毒饵,诱杀成虫的依据)。成虫活动在白天,尤以下午1—4时最盛,天黑以后停止活动。成虫活动一般以21—30℃为宜,晴天较阴天活动,雨天很少活动,若遇过高的气温,常寻阴蔽处栖息。成虫能进行短距离疾飞,一次迁飞较远的距离为400米左右。是自然传播蔓延的途径之一。
  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开始交尾,交尾后15天开始产卵,成虫有多次交尾,因此,交尾产卵可同时出现。产卵时间多在下午1—2时,特别是晴天无云有微风的天气最多。
  成虫产卵的部位,对不同的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脐橙、普通广柑等甜橙类多产于腰脐之间,产卵处常有乳状突起,用刀削去突起处表皮,产卵孔周围有明显的晕圈,蜜桔、红桔等则多产于近脐部处,产卵处除了色泽较深外,没有其它特点。被害后的果实,均会出现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的现象,在柑桔果实未上色前,很容易识别。是摘除蛆果,杀死幼虫的重要依据。
  成虫产卵于果皮下接果瓤处,或伸入果瓤中。一个被害果大部分只有一个产卵孔,但也有2—4个产卵孔的,一个产卵孔里最多有卵44粒,一般为10—14粒。卵孵化后成群取食囊瓣,食尽一瓣后再吃第二瓣,吃到3—5瓣时即可老熟,并随果实落地,钻出果外,入土化蛹,被害果落地盛期是10月中下旬,一个被害果里最多有虫42头,一般12头左右。
  蛹在土中多数直立,若横放则难以羽化。是冬季浅耕果园灭蛹的依据。
  柑桔大实蝇危害,一般山地较平地危害重,阴山较阳山重。是因为山地离林地近,食源丰富,阴山湿度大,蛹的自然死亡率低,砂土、石骨子土较粘土重,砂土、石骨子土幼虫易入土化蛹,而粘土较难。
  成虫产卵对寄主品种有选择性,在甜橙数量多的地方,甜橙危害重,桔类、柚等相应要危害轻一些,在没有甜橙以桔类为主产的地方,桔类等也同样危害严重。
3 发生危害出现反复的原因分析
3.1 自然传播
  巫山县地处重庆市的东部边缘,因与周边邻近县的柑桔大实蝇发生区接壤,田地相连,由于各地的认识不同,防治工作的不平衡,邻近县发生区虫源自然传入,范围逐渐扩大,导致了柑桔大实蝇的“死灰复燃”,再次发生和危害。
3.2 人为传播
  由于小三峡风景区的对外开放,游客随身携带有蛆果的柑桔果实;个体工商户未经植检部门同意,私自从外地调进带有蛆果的柑桔果实;在与邻近县大实蝇发生区接壤地区的果农,走亲访友,互相赠送等,成为柑桔大实蝇随人为活动而传播蔓延的重要途径。
3.3 防治工作不平衡
  部分地方由于柑桔树栽植数量较少,且相对分散,地域偏僻,没有形成规模种植,这些地方的果农因种植数量少、品质差,没有经济效益,防治工作不平衡,任其发生危害,成为了虫源的“避风港”,因此难以根除,给防治工作也增加了难度。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严格检疫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禁从疫区调运带蛆果的柑桔果实、种子和带土苗木到没有柑桔大实蝇发生的柑桔产区,有效地控制柑桔大实蝇的传播蔓延。
4.2 药剂防治
  喷毒饵诱杀成虫。从5月下旬到6月中旬,利用柑桔大实蝇成虫产卵前需要取食补充营养的习性,用3—5%的红塘液,加0.025—0.05%的90%晶体敌百虫,在上午9时成虫开始取食前,大雾滴喷于果园中枝叶茂密、结果较多的柑桔树叶背。全园喷1/3的树,每树喷1/3的树冠,隔4—5天一次,连续3—4次,遇暴雨后要重新补喷,在成虫产卵前将其杀死。
4.3 摘除蛆果杀死幼虫
  每年从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在正常生长的果实未退青上色之前,摘除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的被害果,不让其落地,蛆果数量多,就挖5—7尺的深坑掩埋,并加石灰于表面,然后掩土30cm以上压紧。蛆果数量少,就用水煮,将蛆煮死,防止其逃跑。
4.4 冬耕灭蛹
  在冬季,浅耕果园4—5寸,改变蛹在土中直立的位置,使其不能羽化,杀死一部分虫源。
4.5高接换冠,改良品种
  对柑桔树种植数量少、分散、地域偏僻、品质差的柑桔产区,结合改良品种,进行高接换冠,或砍掉柑桔树,种植其它果树品种,1—2年内不让柑桔树结果,使其失去寄主,不能产卵而断代。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